6月15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全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開幕。在10天的會期里,包括絲綢之路、大運河、“中國南方喀斯特”擴展項目在內的三個中國項目將接受大會審議,結果最快于20日起陸續公布。
大運河于2006年12月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07年9月26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宣布揚州為中國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牽頭城市。2009年4月,由國務院總牽頭,8個省市和13個部委聯合組成大運河保護和申遺省部際會商小組,正式建立省部協商機制,大運河申遺上升為國家行動。2013年初,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了首批申遺點段,它們分布在8個省市的31個遺產區,涉及27段河道和58處遺址點,其中揚州境內6段河道10個遺產點入選。
2006年,我國與中亞有關國家開展了絲綢之路跨國系列申報世界遺產工作。項目將使用吉爾吉斯斯坦2014年的申遺名額,中國境內的項目名稱為“絲綢之路:起始段與天山廊道的路網”,其中包含22處考古遺址、古建筑等遺跡。項目全線中,哈薩克斯坦境內有8處遺跡,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有3處遺跡。
2007年,“中國南方喀斯特”入選世界遺產項目,今年申報的擴展項目包括重慶金佛山與貴州施秉、廣西桂林、廣西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