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蕎麥嶺遺址:曾是商代青銅鑄造地

2014/7/8 11:38:22 點擊數: 【字體:

蕎麥嶺遺址:曾是商代青銅鑄造地

蕎麥嶺遺址
 
蕎麥嶺遺址:曾是商代青銅鑄造地

盤形鼎
 
蕎麥嶺遺址:曾是商代青銅鑄造地

坩堝
 
蕎麥嶺遺址:曾是商代青銅鑄造地

礦石
 
蕎麥嶺遺址:曾是商代青銅鑄造地


 
蕎麥嶺遺址:曾是商代青銅鑄造地

 簋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九江市文博單位對九江縣馬回嶺鎮富民村蕎麥嶺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近日,發掘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考古人員清理出一批商代早期的房屋、灰坑以及與青銅冶煉、鑄造有關的水井、煉爐等遺跡,出土了大量商代早中期的石器、陶器、玉器和青銅器。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徐長青表示,蕎麥嶺商代遺址的發掘,對于贛北早商時期原始文化面貌、長江中游南岸地區商文化的南漸,以及中國早期青銅器的起源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與青銅冶煉有關
 
    經初步鉆探,該遺址分布范圍約5萬平方米,此次考古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商代遺跡成片分布,數量眾多,內在聯系密切。“目前,我們已經清理遺跡65處,分別是房址4座,水井5口,灰坑52個,溝4條。”徐長青說。
 
    “在這個區域,集中發現了5口水井,從考古學的角度分析,這不是單純的生活聚居區,而是用于冶煉等。”徐長青說,從目前發掘的情況看,與冶煉、鑄造有關的房址均為半地穴式,四周都可以看到數個向內傾斜的柱洞。由此,可以推斷這些是圓形攢尖頂房屋。
 
    值得關注的是,圓形攢尖頂房屋內居住面呈灰白色,中部區域發現有被火焚燒過的石塊,還有假腹豆、寬把豆和云雷紋硬陶圜底罐,在中部位置發現坩堝兩件及灰陶爵一件,在東部發現木骨泥墻燒土塊一塊,燒土下發現石鑿一件。房屋周圍的兩口水井分別發現了硬陶盔狀圜底罐和灰陶鬲各一件。據有關專家推測,從以上的種種跡象可以表明,這是一處結構緊密、組合完備的青銅器鑄造遺存。
 
    出土文物千余件
 
    蕎麥嶺商代遺址出土有陶器、石器、玉器、青銅器。目前,已經修復陶器91件,石器100余件,其余各類文物標本1000余件,出土陶片數以萬計。
 
    據徐長青介紹,出土的陶器器形有鼎、甗、鬲、斝、簋、爵、觚、盤、盉、大口尊、大口缸、假腹豆、真腹豆、圜底罐、圈足罐、折肩罐、直筒罐、盔形罐、坩堝、紡輪、器蓋等,石器有石錛、石鏃、礪石、石斧、石鑿等,玉器有玉笄,青銅器主要有青銅鏃。“還發現與冶煉相關的銅礦石、爐壁、煉渣、陶勺、坩堝、木骨泥墻等。”徐長青說。
 
    從紋飾方面,出土的陶器紋飾以繩紋居多,另外還有錯亂云雷紋、曲折紋、網結紋、藍紋、葉脈紋等。“陶片以軟陶為主,夾砂灰陶、夾砂紅陶、泥質灰陶也較多,硬陶、泥質紅陶和黑皮陶數量稍微少一點,原始瓷和白陶也有少量出土。”徐長青說。
 
    商代遺址發現是否偶然?
 
    在九江縣馬回嶺鎮發現大型早商遺址,是偶然還是必然?為何在此處會出現商朝遺址?
 
    徐長青分析,九江縣位于江西省北部,地處贛、鄂、湘、皖四省交界處,長江南岸。而馬回嶺鎮位于九江縣南部,東接廬山,南鄰星子縣,西毗德安縣,地勢呈現東北高西南低,處于廬山與幕阜山余脈間隔地帶。“該間隔帶是一處南北走向的地理走廊,地勢平坦開闊,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也是從北方進入江西的必經之地。”
 
    徐長青說,從資料看,該區域遺址眾多,文化遺存豐富。在蕎麥嶺商代遺址附近分布有嶺頭上遺址、磨盤山遺址、八哥山遺址、門口山遺址、燕子嶺遺址、王花蘭遺址、龍王嶺遺址等眾多商代遺址,都是位于張家河兩岸。所以,蕎麥嶺遺址位于此處也不為怪。
 
    為探尋江西夏商文化提供條件
 
    “蕎麥嶺商代遺址出土的器物與中原地區商文化中心區早商中商時期出土的器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有的形制基本一致。”徐長青說,從出土遺物判斷,蕎麥嶺商代遺址主體年代為二里崗下層二期略晚至二里崗上層一期之間,即早商晚段與中商之間。“另外,在遺址下層發現有中原二里頭文化因素的器物,遺址下層年代應與夏代晚期相接近。”
 
    蕎麥嶺商代遺址是目前江西可以明確為二里崗時期的早商遺址,分布范圍大,地層堆積深厚,發現遺跡眾多,出土遺物豐富,年代系列清晰。“這些對于認識江西地區商文化全貌有重要作用。”徐長青說,遺址的文化內涵以中原商文化因素為主,融合了本土的文化因素,是中原商文化傳至南方地區的重要證據。“同時,出土的二里頭文化因素遺物地層關系明確,疊壓有序,對于探尋江西夏商時期文化提供了條件。”
 
    是否有夏代冶煉遺存?
 
    瑞昌銅嶺銅礦遺址距離蕎麥嶺商代遺址直線距離約40公里。“我們作了一個大膽推測,作為國內考古發現中開采最早、保存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一處大型礦冶遺址,會不會是先人從瑞昌銅嶺銅礦遺址開采的銅礦石運抵蕎麥嶺進行冶煉?”對于這一推測,徐長青說,下一步,他們將從地層中提取銅礦石、煉渣等物,用科技手段進行檢測來進一步論證。
 
    對于在該遺址發現二里頭文化因素遺物,徐長青表示,希望能通過下一步的考古發掘尋找答案。“如果在后續的考古發掘中,再發現二里頭文化因素冶煉方面的遺存,將會對中國冶煉史產生巨大影響。”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4-07-08)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