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評:非遺名錄需完善機制保持適度規模

2014/7/30 10:37:02 點擊數: 【字體:

【事件】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有望超過1 6 0 0項,各地仍掀申報熱潮遭潑涼水

【觀點】打破非遺“重申報”、“輕保護”現象,應盡快落實完善分級警告、摘牌機制

文化部近日公示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如果順利通過公示,我國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將超過1600項。從非遺保護角度來說,這個數字應該說是我國近些年大力推進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成果的體現,而且對于各地來說,越來越多的當地非遺項目被納入國家級非遺名錄,也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文化部非遺司相關負責人日前在談到非遺保護工作時表示,國家級非遺名錄應保持適度規模,一些確實不夠國家級分量的非遺項目可以留在省市縣各級名錄里。從目前我國各地大興非遺申報熱潮的層面來說,該負責人的話看似有點潑冷水的感覺,但筆者以為,這樣的冷思考卻很必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大力推進,非遺項目申報在全國可謂遍地開花,呈現一片繁榮的局面。從2003年正式啟動非遺保護工作到今天短短10余年時間,作為別具一格的文化符號,我國挖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近90萬項,其中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的就有1400多個(不包括正在公示的第四批) 。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創造了諸多的非物質文化,有這么多的非遺項目倒也正常,但問題是這些非遺項目是否都名副其實,或者說這些申報上來的項目是否真正符合非遺保護的宗旨,恐怕都得打上一個問號。而且這些年在與經濟效益有關的遺產項目上,常常會由于申報成功后的“重開發”而導致了客觀上的“輕保護”行為的發生。一些地方申報名酒、名吃、名茶等非遺項目的一個重要目的,其實就是通過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所產生的“廣告效應” ,將非遺項目產業化,進而拉動當地經濟。

所以,經濟利益、政績考核等一直以來被視為導致非遺保護工作中“重申報”現象的關鍵原因,但除此之外,我國目前非遺保護工作評估體系建設滯后,也是導致這一現象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申報一項就得分,看得見,摸得著,可以直接進入政績考核體系,而申報成功之后的科學保護,由于沒有量化指標,所以并未出現在非遺保護工作的評價體系之中,保護得好與不好,均與政績無關。

當前我國的非遺保護需要從盲目追求名錄、上項目轉向更加科學地評估保護的效果和可持續性。而要適應這種發展趨勢,就離不開一套科學而完整的非遺保護工作評估體系與非遺保護工作監察體系。雖然目前我國已初步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但真正進入名錄的畢竟是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很少的一部分,如果我們僅僅對個別代表性項目進行特殊照顧,而忽略其他更為廣泛、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那我們在非遺保護工作中將得不償失。

適度控制國家級非遺名錄規模,除了完善對申報項目的評價標準外,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是要盡快落實完善分級警告、摘牌機制,打破名錄的“終身制” 。雖然幾年前文化部曾出臺了關于加強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指出要加強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工作的管理,進一步完善國家級非遺項目的檢查、監督、獎勵和退出機制,但這項制度還只是建立警告、摘牌機制的第一步,在未來的保護實踐中,關鍵要將通知的精神落到實處,并在此基礎上建立非遺保護的長效監督體系,使得非遺名錄的設置更加科學、合理。

對于此批進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的非遺項目來說,成功被納入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的第一步,更重要的保護工作還在后面。申遺的成功意味著責任的加大,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如何保護利用好文化遺產,使之傳之后代,代代相傳,這是擺在相關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網(2014-07-30)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