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紅巖壁畫 郭澤玉供圖
在沿著一條崎嶇的老路行駛了近3個小時后,我們終于抵達了石柱村大紅巖山,一面400多米長的巖壁出現在我們眼前,土黃色的巖壁上,一些暗紅的顏色隱隱約約透露出模糊的形狀。當地人取來清水噴灑之后,很快一幅幅遠古巖畫便躍上壁上。這便是貞豐紅巖壁畫,根據學者的考證,這組壁畫的形成時期是在舊石器時代,距今一萬年以上。
在巖壁之上,刻畫著不少豬、牛、蛇、鹿、甚至孔雀等動物形狀,還有很多密集的手印巖畫。與如今的繪畫相比,巖壁所畫顯得較為稚嫩,但這并不妨礙其逼真的程度。當地人告訴我們,巖畫是在1991年被發現,根據學者們的考證,當中的手印巖畫達到1000多處,其規模之大為國內所少有。
巖畫的出現證明了萬年前遠古人類曾在貞豐居住過。根據學者的猜測,大紅巖巖壁下方有三個巖洞,可以為遠古人類遮風避雨,避開野獸侵擾,周邊的小河、樹林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食物。每當狩獵歸來時,人類或許便饒有興致地將動物繪制在了巖壁上,而當中一些男女對視的圖案,便是愛情降臨的模樣,至于手印的出現,當地人猜測,或許與祭祀有關。 本報記者 李慧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