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加強中國大運河遺產保護的倡議

2014/9/18 14:32:32 點擊數: 【字體:

    編者按:2014年8月8日,一批曾為大運河申報世界遺產作出突出貢獻的領導、專家、學者聚首故宮博物院,參加由中國文物學會舉辦的“中國大運河世界遺產保護座談會”。在會上,他們踴躍建言,表達自己對大運河歷史價值的沉思、未來愿景的展望,并就會議主題——“加強大運河遺產保護的倡議”進行了熱烈討論。會后,中國文物學會根據領導、專家、學者的意見,對“倡議”做了認真的修改,今在《中國文化報·大運河文化專刊》正式刊發,期盼社會各界積極響應。

    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里程最長、至今仍在發揮著巨大作用的人工水道,反映出我國人民高超的智慧、決心和勇氣以及東方文明在水利技術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統一和對外友好往來作出了巨大貢獻。大運河與長城同是中國標識性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2014年8月8日,在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國家文物局的支持指導下,中國文物學會舉辦“中國大運河世界遺產保護座談會”,積極參與大運河保護和申遺活動的領導、專家30多人應邀出席會議。會議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講話精神,總結了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的成功經驗,分析了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后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為傳承大運河世界遺產建言獻策。

    會議認為,要鞏固大運河申遺成果,積極應對新機遇、新挑戰,以全球視野和標準做好大運河遺產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履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義務,提升保護管理水平,自覺接受國際社會監督,讓大運河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國夢的歷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會議發出如下倡議:

    一、健全完善大運河遺產保護和管理機制。大運河文化遺產點多、線長、面廣,是巨型、線性、活態遺產,現分屬于8個省、直轄市和不同部門管理,建立統一、高效、權威的管理機構是十分必要的。在申遺過程中,大運河保護和申遺省部際會商小組和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城市聯盟及辦公室發揮了統籌協調的重要作用,并在保護和申遺兩方面都取得了積極成果。建議在當前形勢下繼續保留并完善其組織形式和機構設置,調整其名稱和職責,增加世界遺產管理、監督和宣傳的責任,建立緊密協作的工作機制,提高管理層級,實行分類管理,統籌推進大運河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同時,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全國政協和運河沿線省市政協繼續為傳承運河文明獻計出力。

    二、制定出臺《大運河遺產保護條例》。積極推進大運河遺產保護的科學立法工作,在《大運河遺產保護辦法》、《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制定國家法律法規層面的《大運河遺產保護條例》。應充分考慮大運河作為重大戰略水利工程和活態文化遺產的特性,妥善處理遺產保護與水利、航運、南水北調、城鄉建設等工程建設的關系,并與《文物保護法》和《水法》、《防洪法》、《河道管理條例》、《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相銜接,成為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的準則,全民守法、嚴格執法、違法必究,以加大保護管理力度。

    三、切實落實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在已建立的國家級、省級和地市級遺產保護規劃的基礎上,相關部門應共同研究制定規劃的實施細則和落實方案,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規劃劃定的保護區劃、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應當符合世界遺產核心區和緩沖區的要求,并向社會公布。堅持世界遺產真實性與完整性原則,正確處理保護與利用、發展的關系,嚴格在遺產區和緩沖區建設項目的審批制度,嚴禁在區域內進行房地產開發,防止建設性、開發性破壞。加大管理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繼續做好文化遺產保護、修繕和環境整治工作,使之真正成為文明之河、經濟之河、生態之河,讓大運河保護、申遺、管理的成果為廣大民眾共享。

    四、加強大運河遺產監測和預警。進一步完善大運河遺產監測平臺體系和監測巡視制度,將日常監測、定期監測和反應性監測制度化。根據大運河多頭管理的現狀,協調現有的水務、環保監測系統,建立統一的大運河監測網絡和平臺,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公開。實行《大運河遺產警示名單》管理辦法,對因保護和管理不善致使受到損害的大運河遺產,列入警示名單并限期整改,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五、深化大運河遺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大運河遺產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傳承運河文明、延續運河功能,又要保護生態環境、助推經濟社會發展、提升民眾的生活品質和文化品位。其中涉及規劃、水利、交通、城建、環保、文化、旅游、文物等眾多部門。要組織專業團隊,以戰略的眼光、創新的理念、務實的精神深入研究大運河遺產的科學價值、文化價值,大運河相關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大運河保護管理的體制機制和制度建設等重大課題,為大運河遺產的永續利用和發展提供理論和政策支撐。

    六、堅持大運河遺產整體保護的原則。本次列入世界遺產的典型河道遺產27段、重要遺產點58處,長度共計1011公里。尚未列入世界遺產的河道、水網、鄉村、歷史遺跡是大運河遺產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總結前段申遺經驗的基礎上,對尚未列入世界遺產的遺存同樣納入規劃保護范疇,抓緊修繕和整治,絕不能降低標準,按照世界遺產的要求做好保護和管理工作。根據相關保護工作進展情況,在條件成熟時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啟動中國大運河后續申遺項目工作。

    七、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大運河保護和管理。建立大運河遺產保護管理信息平臺,運用各種媒體傳播功能,宣傳大運河的歷史、文化和科技價值,世界遺產保護的原則和基本知識,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惠及廣大民眾的現實意義,增強運河文化的感染力、凝聚力、親和力。開展“愛我運河、護我家園”活動,鼓勵公民、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組織以各種形式參與大運河遺產的保護和管理,激發社區居民的母親河認同感和鄉土自豪感。籌備設立大運河遺產保護基金,社會各界可通過捐贈等方式支持大運河保護和維修工程。組織和擴大大運河遺產保護志愿者隊伍,舉辦大運河相關知識和宣傳技能培訓班,規范大運河遺產解說詞,為志愿者開展活動創造必要的條件。

    中國大運河世界遺產保護座談會

    全體與會代表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2014-09-18)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