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葉 飛
古絲綢之路上,最主要的商品是絲綢、茶葉和瓷器,其中的茶葉就包括涇陽茯茶。9月19日,中國西安絲路國際旅游博覽會開幕的同一天,隨著陜西省副省長祝列克發出的啟程令,“絲綢之路文化之旅”從陜西涇陽啟程。
這支由136峰駱駝、8架木輪馬車和100余名身著古裝的工作人員組成的大型商隊,背負涇陽茯磚茶,歷時一年多,重走古絲綢之路,赴哈薩克斯坦,重拾因茶文化傳播而帶來的絲路之緣。
“文化之旅”兼具古意和創意
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構想后,一股“絲路熱”在中國各界掀起。各機構、組織實施的“絲路行”為數不少,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助力吶喊,呈現出一派紅火景象。
此次由陜西怡澤茯茶有限公司和哈薩克斯坦東干協會共同承辦的“涇陽茯磚茶·絲綢之路文化之旅”活動,可謂別開生面、獨樹一幟,兼具古意和創意。特別是駝隊與茶文化的結合,令人眼前頓時閃過古絲路商隊的畫面。
記者了解到,之所以選擇凸顯茶文化,與涇陽當地的歷史、現狀,以及古絲綢之路的文化消費風尚有直接關系。涇陽是古絲綢之路重要的商貿集鎮,茯磚茶發源于此。據記載,涇陽茯磚茶除銷往我國西北地區外,還遠銷至俄國、西番、波斯等40余國家和地區。如今,涇陽仍然是茯磚茶生產重鎮。
重走絲綢之路并不是一件容易事。談及為何放棄現代化交通工具而選擇駝隊,陜西怡澤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恒光的回答顯得意氣風發:“通過重現歷史形態傳播茶文化,不僅能讓人更深入地感受到其魅力,還能發揮示范作用,帶動整個茶產業的發展。對茶文化的這份追隨與熱愛讓我們有信心走下去。”
哈薩克斯坦深度參與
此次活動與哈薩克斯坦的密切聯系引發了媒體關注。這支龐大的商隊邊舉行文藝展演、邊傳播茶文化,行程1500余公里,從涇陽出發,經過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及哈薩克斯坦的江布爾州,最終將到達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州的陜西村。
“文化之旅”在哈薩克斯坦引起了熱烈反響。哈薩克斯坦東干人協會會長、江布爾州陜西集體農莊主席安胡塞年內多次訪華,與中方有關負責人洽談磋商,表達了對參與“文化之旅”活動、共建茯茶產業園,以及在哈薩克斯坦進行多項深度合作的懇切愿望。
活動開幕式上,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工商聯會會長奇格斯巴耶娃·拉茲扎特等哈方企業家代表現身會場,共襄盛舉。對于此次“文化之旅”將帶來的合作前景,他們備感期待。中哈雙方表示,在國內外朋友和業內同仁的支持和幫助下,一定能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將這次文化之旅活動辦成經貿合作之旅、友好交流之旅、共建共贏之旅。
茶文化開發方興未艾
2011年被列入陜西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涇陽磚茶制作技藝”,借由此次活動受到了廣泛關注。
據涇陽縣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縣特別注重搜救和保護涇陽茯磚茶歷史文化,編寫了生產工藝流程,恢復了制茶老模具,挖掘保護有關的歷史文化遺址。從2014年起,縣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涇陽茯磚茶產業發展,保護和傳承茯茶豐富的歷史文化。
在此次“文化之旅”啟程的同時,陜西怡澤茯茶有限公司和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州東干協會已達成共識,將投資10億元人民幣建設茯茶產業園。該產業園占地達300畝,由茶研發、茶生產、茶銷售、茶文化四大板塊組成,集茯磚茶研究所、茶文化博物館、生產區域、營銷中心、茶樓、旅游等于一體。如主辦方所說,此次“文化之旅”不僅希望直接促進絲路沿線的茶文化傳承與交流,而且將在更深層次探索文化產業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尋找絲路沿線地區共同繁榮的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