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評論:如何看待教材中夾帶“私貨”?

2014/10/22 9:28:44 點擊數: 【字體:

  近日,一位廣東肇慶的網友在論壇上發帖稱,自己讀初一的女兒開學領到北京仁愛教育研究所出版的英語課本里出現了大量廣告內容,此事引起不少網民關注。央視記者調查發現,教材中夾帶廣告的情況確實存在。

  2011年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教科書編印規范》,其中規定,教科書內不得有廣告內容。

  肇慶中學為何要選擇有大量廣告的教科書作為教材?采購這教材的教育部門,不大可能對教材中大量存在的廣告視而不見,如真是沒發現,那倒真是玩忽職守到家了。采購教科書成了腐敗的溫床,這已屢見不鮮,去年湖北教育廳就采購了320萬冊盜版新華字典給學生,而不少教育部門與學校采購的教材都存在質量低劣的情況。

  其中原因,一方面在于教材銷售處于壟斷經營,學校財務制度不完善,管理不透明;另一方面在于監督管理形同虛設。就學校而言,教育系統的經費屬單位自管,財政、審計等部門僅在每年的審計檢查中走走形式,走走過場。

  只有改變壟斷局面,讓學校對當年教材教輔價格進行公示,做到公開透明,接受學生、家長、社會監督,才能杜絕質量低劣和夾帶大量廣告的劣質甚至偽冒教材出現。那些出版此類“教材”的編寫機構,也應當受到嚴厲的懲處,他們與使用這些教材的教育部門或學校間是否存在利益輸送,也需徹查清楚。讓對此事件負有責任的各方都受到懲處,才能還學生一個有利于成長的教育環境。戴先任文 常青圖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4-10-21)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