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汝城香火龍”火光飛天鬧民間

2014/11/10 10:50:25 點擊數: 【字體: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汝城香火龍”火光飛天鬧民間

香火龍的點火儀式。 通訊員 賀茂峰 攝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汝城香火龍”火光飛天鬧民間
 
香火龍表演吸引眾多游客與當地民眾觀看。 通訊員 賀茂峰 攝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汝城香火龍”火光飛天鬧民間
 
香火龍在夜空中舞動。 通訊員 賀茂峰 攝

  中新網汝城11月9日電(記者 魯毅) 11月8日晚,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汝城香火龍表演在湖南省汝城縣愛蓮廣場上演,吸引了上萬名游客和當地群眾前來觀看。

  汝城香火龍最早起源于祀龍止雨、祀龍止水,其形象主要來源于當地寺廟中有關龍的壁畫和雕塑,是一種造型威武、結構精美、技藝精湛、場景壯觀、氣氛熱烈、獨具特色的傳統民間綜合藝術活動,按照習俗在每年元宵節前后夜間舉行。

  當晚八點,當地民眾早早聚集在一起。由稻草、棕葉、南竹、向日葵桿、龍香制作而成香火龍,每支龍香長60厘米,約4萬支龍香密密匝匝按造型插遍龍身,十分壯美。香火龍表演首先是給龍點香。大約1個小時后,紅紅的火光將周圍的群眾照得通紅一片。之后,三眼炮爭先轟響,接著鼓樂喧天,鞭炮齊鳴。100多位青壯年頭頂草帽一齊上陣。舞龍頭每8人一組,其余每2人一扛,剎那間一條長約30米的香火龍騰空而起。在眾人的努力下,香火龍繞圈徐徐前行,點燃的香火龍在夜空中威武軒昂。

  當地觀眾曹雄清向記者介紹,根據當地民間傳說,宋朝時,汝城連年水災,民不聊生,鄉民扎草龍燒掉,以求消除水災。制稻草龍便成為習俗沿襲下來,成了一種漢族民俗娛樂活動。每年新春佳節之際,各村舉行舞龍活動,慶賀豐收,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香火龍所到之處,廣場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歡聲鼎沸。火光到處,紅光閃閃,一片瑞靄祥煙,場面極度熱烈壯觀。路過的各式車輛紛紛停車熄燈,鳴叫喇叭以示敬意。

  汝城香火龍早年活躍于民間,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香火龍這項傳統民間藝術活動受到越來越大的沖擊,近年來舞香火龍的村莊越來越少,規模也越來越小。2008年,國務院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汝城縣“香火龍”榜上有名。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2014-11-10)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