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評論:集體跪拜是孝道還是笑道

2015/1/13 11:17:19 點擊數: 【字體:

  孝的核心不在下跪,不在臣服,而在對長者的敬重。禮儀有形式,但不加取舍的孝道教育形式,很容易被人當成笑道。

  本報特約評論員劉雪松

  上海嘉定區民辦斌心學校的孝敬文化節,將中國幾千年前的跪拜儀式,傳承到了極致:800多名學生齊刷刷下拜磕頭的規模、煽情的背景音樂、統一的漢服、三跪九叩的頂禮,加上在父母頭上拔一根白發永遠留念的“情思”環節,媒體報道用“淚流滿面、場面感人”表述這場儀式的正能量傳播效果。

  從請名人演講、組織學生集體給父母洗腳,到今天的學生集體跪拜,學校對于孩子的孝道教育還是蠻拼的。看著這些額頭點地、小臀朝天的孩子們用肢體表現出來的虔誠,你不得不說這些孩子是乖巧懂事的,也是心誠意悅的。當然,回家之后是不是還這么對父母親人禮儀當頭,就是后話了。

  學校教育的神奇效果就是這樣,老師的話常常比家長管用。這800多學生能在學校以臣服的姿態下跪,卻未必愿意在父母面前單獨下跪一次。因此,傳導到這些孩子身上的正能量到底有多少,恐怕還是不能過于樂觀。孩子們終生難忘的,完全有可能是大于內容的形式。

  斌心學校將三跪九叩的孝敬禮儀從傳統中照搬過來,無疑給人以恍若隔世的突兀感。畢竟千百年過去了,經過了現代文明方式的廣泛洗禮與傳播,諸如跪拜頂禮之類的中國傳統文化,由教育機構用莊重的儀式表現出來,正能量即便有,副作用也不可小覷。百善孝為先,但孝的核心不在下跪,不在臣服,而在對長者的敬重。同時,下跪與現代文明社會所追求的獨立思考、獨立精神、獨立人格,與不唯唯諾諾地盲從的現代意義孝道,存在明顯沖突。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傳承傳統中去蕪存菁,如何在現代文明的和諧長幼關系與社會素養中找到準確的啟蒙點,恐怕不是從先人那里拿來照搬這么簡單。中國社會不缺這樣那樣的儀式,最缺的是對于儀式所傳導的內涵的心領神會。連宣誓都可以背叛,下跪又能算什么?

  孝道是遠行時給親人報一聲平安,是重陽除夕的日子與父母圍坐的一番家常話,是老人身處空巢時由衷的那份牽掛。中國教育最需要的是給孩子灌輸這些融合了現代文明、社會責任的傳統孝道意識,而不是趕鴨子一樣將孩子們集中起來的一場下跪儀式。

  禮儀有形式,但不加取舍的孝道教育形式,很容易被人當成笑道。給孩子一時的催淚,不如教他們一點一滴地感恩回饋。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京華時報(2015-01-13)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