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戲曲如何適應現代演藝市場

2015/1/14 10:10:14 點擊數: 【字體:

 

 

    陳  亮

 

    江蘇省自古就是中國戲曲版圖中的重鎮之地,戲曲流派紛呈,戲曲種類繁多,有柳琴戲、江蘇梆子等二十幾個品種,發源于江蘇省的昆曲更有“百戲之祖”的稱號。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作為江蘇的省會、戲曲文化土壤深厚的南京城,一直以來卻沒有一個供市民天天看戲的常態化戲曲平臺。

    2014年8月,南京演藝集團在南京老門東成立了金陵戲坊,結束了南京戲迷們無處聽戲的日子。金陵戲坊的出現既為戲迷票友提供了觀看演出、交流聯誼的場所,也為南京市民休閑娛樂提供了新的選擇。新開業的金陵戲坊免費向市民開放,市民只需要通過網絡或電話預約就可以去聽戲看曲。不過免費并不意味著金陵戲坊不講求經濟效益。整個戲坊的投資大約1000萬元,每年的運營費用需要600萬元至800萬元,在不收門票的情況下,經營者探索通過各種創新途徑維持運營。比如調集南京市演藝集團旗下的演藝團體進行一些公益性的演出,這樣可以在保證演出質量的同時盡量降低演出成本;其次,通過餐飲配套服務以及開發與戲曲相關的文化創意衍生品產生利潤:金陵戲坊也是一處雅致的茶社,平時會提供一些早茶茶點、南京小吃美食等,觀眾可以依據喜好自主消費。此外,戲坊還會在組織一些專場演出時銷售門票。

    金陵戲坊這一獨具特色的嘗試,引發了人們對于戲曲演出市場的諸多思考。多年來,演出市場的萎縮,觀眾群體的流失,已成為包括戲曲界在內各類演出團體面臨的巨大問題。造成這種演出業態低迷退滯狀況的原因自然是多種多樣的。概括而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網絡信息時代的全面來襲,使得各種各樣的思想意識和文化藝術形態大量涌入,人們的生活選擇變得更加多元、豐富、綜合和即時,這對包括戲曲等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確產生了不小的沖擊。而由于建國后的種種復雜原因,造成當今具有消費欲望和能力的觀眾主體很多并不具備欣賞戲曲表演的相關基礎知識和修養,以致無法產生有效需求,更毋庸說參與其中。同時,傳統藝術演出團體自身由于各種歷史遺留問題,造成思想觀念陳舊、市場拓展意識、能力、機制以及相關人才嚴重缺失等,再加之政府部門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管理不到位,也進一步使戲曲演藝團體的經營舉步維艱。

    因此,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戲曲藝術能否走出低谷得到振興,是與文化環境的健康發展密切關聯的,它必須基于民族文化意識在老百姓心中的進一步提升和認知。然而這絕非一蹴而成的易事,需要國家和政府對文化藝術事業相當時間的關心、引導和扶持,更需要作為演藝市場主體的各演出團體主動改革,需要一線實踐者與時俱進地認真思考、尋找和開拓戲曲演出市場的創新途徑,只有真正從市場經濟的角度探索創作、演出、經營、管理的新機制、新模式,才能掌握演藝市場的主動權。在新時代的新形勢下,“等、靠、要”的經營理念再也行不通了,只講場次不計收入、只講社會效益不計經濟效益的演出模式也不值得提倡。

    另一方面,必須要對當下戲曲演出所在的市場環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當下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使得人們更傾向于較為輕松、和諧、參與性強的藝術形式,更喜愛具有知識性、娛樂性的節目內容。觀眾不再熱心花錢買票去“受教育”“上政治課”,不愿意被動地去欣賞無關痛癢的表演,甚至白送票也無心光顧那些為評獎或為指令性任務而演出的節目。在快節奏生活的今天,人們在工作之余,希望能欣賞到一些“慢節奏”的演出。應該說,這是當今社會價值觀與審美心理變化的結果。因此,戲曲演出的傳承和發展更應積極嘗試與環境體驗文化相結合,一方面提升民眾傳統文化修養,另一方面則注重培養文化消費人群。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