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評論:翻譯神器能還原漢字之美?

2015/1/15 16:24:38 點擊數: 【字體:

  文言文看不懂,怎么辦?把流行語、歌詞翻譯成文言文,又有怎樣的喜感?近日,多款文言文翻譯神器在網絡走紅,成為眾多網友爭相“把玩”的工具。不過,通過翻譯神器,可能讓我們看到不同的語言風格,也有可能帶來語言錯亂。比如“女漢子”翻譯成文言文,居然是“安能辨我是雄雌”。這似乎是說明大眾有重讀文言文的必要。

  隨著《漢字英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的熱播,對漢語文字熱愛的人群越來越多。但時下的流行翻譯神器,帶給我們的又是什么?關鍵是我們通過翻譯能夠感受到語言的魅力。不管是將白話文翻譯成文言文,還是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兩者之間存在的差異,應該是比較明顯的,畢竟語言文字是活的,而不是僵化的詞語,這樣一來,將其賦予更寬泛的意義,也是符合時代需求的。

  然而,在我們為語言文字的魅力著迷時,詩人向以鮮卻在提醒說,本來,一鍋一族的詩人及其詩歌作品,是其語言的發動機和心臟,他們肩負著不斷拓展、豐富、創造其語言文化空間的重任!只要想一想:但丁、歌德、維吉爾、莎士比亞、屈原、李白、杜甫、蘇東坡,他們為自己的祖國和民族,不知貢獻了多少鮮活的甚至取之不盡的語言財富,我們今天的詩人還有值得驕傲的資本?他認為,當下的中國詩歌,正流行一種可怕的語言瘟疫:廢話的瘟疫、口水(不完全等同于口語)的瘟疫。這樣的寫作,隨意的、沒有難度的寫作,雖然極大地迎合了眾多人的輕飄寫作欲望,消解了詩人與說話者的界限,但是卻極大地傷害了語言和詩歌本身。

  不但是詩歌領域存在著這種狀況,在小說、文藝等領域也存在著對語言的“誤讀”,猛一看那些詞語是對語言文字活學活用,但仔細一想又不符合其規則,看上去有些不倫不類。比如這樣的翻譯“土豪我們做朋友吧”被譯為“富賈可為吾友乎”;“我和我的小伙伴們都驚呆了”被翻譯成“我和我庶士伴皆驚愕”,你能說是還原漢語之美嗎?只能說是對文字的戲說吧。

  早幾年在網絡上也流行過詩歌寫作機,只需給出幾個關鍵詞,就能寫出一首漂亮的詩來。雖熱鬧過一陣子,但終究是抵擋不了詩歌的真正之美。新鮮事物在當下是層出不窮的,這當然是好事。不過,這還要看它是否適合當下。如果僅僅是新鮮,無法與當下的社會文化相匹配,也注定只是熱鬧一陣子。這讓人想起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的話來:“語文現代化是中國現代化的一個方面。”這個過程,至今沒有完成,這說明我們對語言文字的認知還存在著誤區。

  對語言文字的不同態度,可以看出文化生活是否豐富。今天的社會在語言文字生活方面,保守思想非常嚴重。周有光的弟子、北京大學教授蘇培成提到漢字聽寫大會,認為掌握一些生僻字,已經不合時宜,“它沒有生命了,你焐熱了又能怎么樣。”這話當然是說語言要與時俱進,而不是只能在文字傳統中摸索。當語言瘟疫蔓延的時候,我們才會發現失掉了其魅力和豐富。那么,只重視語言文字的現代化,忽略掉了其傳統的傳承,可能就邁入了另一條不歸路。

  說到底,翻譯神器再厲害,也很難改變漢語文字當下的境況。在談到“漢語熱”時,周有光先生曾說:“漢語的國際地位,應當作恰如其分的正確估計。漢語的國際性最弱,這是很多中國人不愿意承認的,但是,不承認并不能改變事實。要想改變事實,只有改變漢語本身,提高漢語的規范化水平。”而改變漢語唯有從現實社會中不斷實踐、豐富,才能讓漢語更具有活力。●朱曉劍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深圳商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