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表
青銅弩機
除了四大發明,中國古代史上還有哪些重要的發明創造?小孔成像、二十四節氣、水稻栽培……其實,遠不止于此。
在近一年半的集體調研基礎上,經過各學科推選、專家評審、征求國內外科技史專家意見等環節,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重要發明創造”研究組組織相關專家,近日推選出了85項“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對社會公布。
記者盤點發現,其中有不少跟江蘇淵源頗深,有部分至今還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江南時報記者 黃勇 實習生 南塬飛雪
鐘山南坡,祖沖之曾制造出指南車
85項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分為科學發現與創造、技術發明、工程成就三類。其中科學發現與創造類中有好幾項,江蘇都曾出土或參與過。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并使用天然漆——髹漆的國家。”南京博物院有關專家介紹,在距今約8000年的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中,許多遺址發現過髹漆的器皿。如上世紀50年代在江蘇吳江縣團結村就曾發現過一件太湖流域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的漆繪彩陶杯。該縣梅堰遺址也發現過兩件用金黃、棕紅二色漆繪的彩陶器。
圭表是我國古代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根據石板制成的“圭”上太陽照出的“表”影,古人就能測量、比較和標定日影的周日、周年變化,可以定方向、測時間、求出周年常數、劃分季節和制定歷法。圭表年代十分久遠,據說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時期已經開始使用。1965年在江蘇儀征石碑村1號東漢墓曾出土一件便于攜帶的袖珍銅圭表。而南京紫金山天文臺至今還存有制造于明朝正統年間的圭表。青奧會開幕式的部分靈感也來源于它。
此外,十步殺一人的發箭兵器——青銅弩機,在蘇州黃埭古墓葬群也曾出土過。同樣被用于戰場的,還有圓周率“奇人”祖沖之于南朝宋代在鐘山南坡皇家離宮別館制造出的指南車。這種車不同于指南針,完全依靠機械傳動系統的定向指南。
明代江陰人徐霞客,是歷史上第一個對我國巖溶地貌進行系統考察的“千古奇人”。這項技術也在85項“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之中。
蘇州園林外,蘇州人還建造了紫禁城
“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沒有哪個園林比歷史名城蘇州的四大園林更能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的理想品質。咫尺之內再造乾坤,蘇州園林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更折射出了中國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其中,滄浪亭為北宋文人蘇舜欽的私人花園,在蘇州現存諸園中歷史最為悠久。
其實除了蘇州園林外,蘇州人更是創造了人類建筑史上最偉大的藝術奇葩、堪稱中華民族文化標記的北京紫禁城。
“紫禁城以精湛無比的藝術設計,莊嚴雄偉的皇家氣派,嚴整通達的建筑布局,氣宇軒昂的建筑結構,金碧輝煌的建筑裝飾,優美律動的檐、角線條,令每一個觀者嘆為觀止。”南京大學學者姚遠介紹,紫禁城是蘇州人蒯祥及蒯祥帶領的香山幫匠人集體營造的。蒯祥充當了“魯班”的角色,是總設計師。明永樂皇帝朱棣遷都北京后,決定建造明皇宮,要求其規模、氣勢和精美程度都要超過南京的明皇宮。以蒯祥為代表的香山幫人應征參加營造北京紫禁城。由于技藝精湛,他們在諸營造大軍中異軍突起,蒯祥成為工匠中佼佼者,并被推為設計和建造北京紫禁城的領銜人物。他奠定了明清兩代宮殿建筑的基礎,所以明代故宮的鳥瞰圖上,把蒯祥的像畫在上面。蒯祥晚年,還經手建造了十三陵中的裕陵。
香山幫匠人的孕育正是來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吳文化,“闔閭大城”、“館娃宮”、“南宮”、“姑蘇臺”還有“二妃廟”、“胥子廟”等等,這些大型建筑的興建孕育了這些匠人的先輩。
鄭和用的是最先進航海導航技術
在85項發明中,兩個與水有關的“工程成就”類發明,至今仍在影響著中國的航海和航運。
去年,大運河成為新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是:“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業革命前規模最大、范圍最廣的土木工程項目,它促進了中國南北物資的交流和領土的統一管轄,反映出中國人民高超的智慧、決心和勇氣,以及東方文明在水利技術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貫穿江蘇的京杭大運河,長度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至今仍是中國唯一一條南北走向的長河,促進著中國南北經濟的溝通和交流,沿岸經濟的繁榮和江蘇名城蘇州、揚州、無錫等的繼續興旺。
另一項發明則與鄭和航海有關——今年是偉大航海家鄭和下西洋610周年。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楊麗凡介紹,在利用風力航行的時代,除了“高大如樓,底尖上闊,首尾高昂,兩側有護板。全船分四層,下層裝土石壓艙,二層住兵士,三層是主要操作場所,上層一般用來作戰”的福船外,鄭和寶船的先進帆櫓所提供的船舶動力也是我國古代船舶技術高度發展的標志之一。
此外,鄭和船隊所用的“過洋牽星術”(牽星板可判斷船舶所在地的地理緯度,以便確定航線)和“海道針經”(我國元明清時期用于導航的航海羅盤),在當時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