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報訊 金報訊(記者李翌 實習生程靜、陳士維 通訊員孫夏)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廣為人知。但其實,在幾千年的華夏文明中,我們的祖先還有不少重要的科技發明。日前,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重要發明創造”研究組組織相關專家,經過近一年半的集體調研,推選出“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85項,其中我省出土的國寶——曾侯乙編鐘入選。
據了解,本次85項推選分科學發現與創造、技術發明、工程成就三大類,本次曾侯乙編鐘以工程成就入選,與都江堰、長城、秦陵銅車馬、大運河、紫禁城、鄭和航海等12項并列。
湖北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張翔表示,曾侯乙編鐘入選這份名單實至名歸。“編鐘的制作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關乎音樂方面,還包羅比如聲學、結構力學、冶金鑄造、數學等方面,涉及多個學科,這些方面的成就在當時都是頂級的。”張翔打比方,在當時制作編鐘的難度,不亞于現在我們制造航天飛行器,幾乎是要傾全國之力,讓最好的科學家、藝術家集中來做這個事情。“曾侯乙編鐘是當時人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集大成者,從文化層面上來說,它甚至要超過秦始皇兵馬俑。”張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