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39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博物館”,旨在提升博物館在公眾認知中的作用,以更少的浪費、更多的合作以及建立在對生態更多尊重的基礎上進行資源合理配置和利用,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文化驅動力之一。
根據這一主題,作為文物大省、文博大省的河南,在這天除了為公眾奉獻“規定動作”外,還有很多特色展覽與您相約。
河南博物院活動豐富
河南博物院除了在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免費開放《星云大師書法展》、《歐洲玻璃藝術展》等展覽外,還將舉行“詩·樂——華夏古樂團成立15周年專題音樂會”、民間收藏鑒賞義務服務活動以及《激活歷史·一展中原》圖片展等。河南博物院院長田凱率領領導班子當起了義務講解員,而最精彩的當數由河南博物院黨委副書記丁福利為公眾進行的一場名為《博物館與你我何干》的報告會,深入探討博物館與我們的生活如何息息相關。
《抗戰1941》回望歷史
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為期4個月的《抗戰1941——30天克復鄭州圖片展》于5月18日在二七紀念塔開展,真實記錄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鄭州城市狀貌和人民生活情景的同時,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和罪惡,再現了軍隊與鄭州人民克復鄭州的歷史事實。駐鄭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孫桐萱將軍拍攝的76幅珍貴的戰地照片,是圖片展中的亮點。
此外,鄭州博物館、鄭州市古滎漢代冶鐵遺址博物館等文博單位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科技考古探究仰韶時期的“飲食男女”
5月18日,“飲食男女——從科技考古看仰韶先民的飲食與婚姻生活”展將在鄭州市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開幕。該展覽生動形象地再現了距今5000~7000年前的中原先民的農耕、漁獵、飲食與婚姻生活情景,使公眾更加清晰地了解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史、婚姻家庭史。該展覽將展出兩個月,隨后赴外省進行為期3年的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