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京劇裘派嫡系第四代傳人:京劇是“腦死亡”藝術

2015/6/1 14:27:25 點擊數: 【字體:

    裘繼戎表示,固步自封等于委曲求全,現在的京劇是腦死亡藝術,就是人在但是靈魂沒有了,喚醒它是我們的事,改變是有意義的,京劇人必須跟得上時代。

    “十凈九裘”的說法梨園行無人不知,今年恰逢花臉藝術家、北京京劇院奠基人之一、裘派創始人裘盛戎誕辰100周年,由北京京劇院策劃的“裘韻流芳·戎耀百年”系列活動,近日以一場梨園名家新秀齊聚的演講會拉開帷幕。其中,裘家第三代、一向以叛逆著稱的85后凈行演員裘繼戎,以一番犀利又不乏思考深度的言論,繼跨界參選《中國好舞蹈》之后,再度掀起輿論漣漪。

    京劇演員都陷入了一個誤區,那就是模仿流派

    在松弛且夾雜著英文的演講中,裘繼戎自稱沒有準備演講稿,而是在一天晚上很安靜地寫了一封給自己的信:由于父親39歲英年早逝,作為家族中唯一的男丁,我1996年進入北京戲校。從小只是聽說爺爺是被公認的一代宗師,但我完全不知道爺爺到底是何方神圣,是怎樣的一個人。進入戲校后,我發現自己的生活就和電影《霸王別姬》里戲班的狀態一樣枯燥無味。那時我在學校是被很多老師慣著的一個學生,因為我的爺爺是裘盛戎。我扮演爺爺曾經演過的角色時,很多人會忍不住流淚,那時我非常不理解,也許他們是太愛我爺爺了。但是慢慢我發現,也許我并不是大家所期待的那樣,因為爺爺的藝術造詣并不是一兩句話能夠說清的,正如梅蘭芳先生說的’移步不換形’,外面的軀殼怎么換都可以,但內在的精神和靈魂不能換,如果沒有內在,就失去了審美核心。因此可以說現在的京劇演員都陷入了誤區,那就是模仿流派。

    就算京劇再好,原地不動也是枉然

    裘繼戎說:我爺爺那代人身上的氣質,現在的京劇人并不具備。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這代人的氣息和他們沒有太多的銜接。京劇固然是一門高尚甚至近乎完美的藝術,但天下沒有走絕的路,就算京劇再好,原地不動也是枉然。我們應該認真思考一下當下的現狀和自己的問題。從我個人來說,傳承并非是形式上的,就算形式傳承的再好,那同樣是復制粘貼、復制粘貼,這是沒有用的,因為藝術無法復制粘貼,藝術是講個性的。在當下的中國,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怎樣去表達這門藝術,我們做得遠遠不夠。這些年我做著各種跨界的嘗試,也深思今后的發展,我并不覺得自己只要繼承爺爺的藝術就可以了,我始終認為爺爺的藝術,只有他自己才能詮釋好,而我們應該有更大的空間。

    京劇是“腦死亡”的藝術,固步自封等于委曲求全

    裘繼戎表示,有很多業內人士都覺得我很叛逆,說裘盛戎的孫子一天到晚不演戲,做一些很怪的事。但我依然想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一下,因為我個人覺得固步自封等于委曲求全,可能我比喻的有點過分、有點不恰當,但現在的京劇,我形容它是腦死亡藝術,就是人在但是靈魂沒有了。可是怎么喚醒它就是我們的事了,世界之大,任何的改變都有它的意義,哪怕是很細微很細微的改變都是值得的。郭寶昌導演曾經說過一句話,“叛逆是藝術的基本,乃創新之源頭”。所以京劇人必須跟得上時代,我們與其懷念爺爺,不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告訴身邊的人,告訴這個世界,中國的藝術是多么的強大,它的內在是多么的不可思議,我堅信未來京劇的靈感仍舊來自傳統,但形式必須是國際化的。

    文/本報記者郭佳

    攝影/本報記者王曉溪

    人物鏈接:裘繼戎

    京劇凈角演員,1985年出生于梨園世家,自幼承襲祖父京劇秦門“裘派”創始人裘盛戎先生、父親京劇名角裘少戎先生的一脈好嗓,天資聰穎,少時便嶄露頭角。畢業于中國戲曲學院,現任職于北京京劇院。京劇裘派嫡系第四代繼承人的他,以“戎”為“融”,廣納中西樂理,鉆研舞蹈,運通武術太極,致力探索現代藝術能溶于傳統經典的表達。其學藝生涯,一路得悉多位名師,名家指點,勤耕而獲,不僅在眾多大型、演出活動中發揚了”裘“氏宗派的演繹風格,更屢獲獎項,如2008年全國青京電視大賽銀獎、2012年全國青京電視大賽金獎等。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