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省已有3處文化遺產拿到申遺‘入場券’。”昨日上午,省文物局局長黎朝斌介紹,我省的黃石礦冶工業遺產、明清城墻(荊州、襄陽)、恩施鶴峰容美土司遺址3處文化遺產,也已被列入“預備名單”。
黎朝斌詳述,3處遺產均在2012年同一批進入預備名單。
其中,黃石礦冶工業遺產是唯一的工業遺產項目。這一項目以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漢冶萍煤鐵廠礦舊址、華新水泥廠舊址、大冶鐵礦露天采場為代表,完整展示了3000余年爐火不息的礦冶文明和近現代工業化進程,其完整性、系統性、代表性世界罕見。
另外兩處遺產,均為打包項目。荊州城墻、襄陽城墻是中國明清城墻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由南京市牽頭開展申遺工作。恩施鶴峰容美土司遺址,當初也是作為“土司遺址”的打包項目,與此次申遺成功的唐崖土司城遺址一同入選。
針對為何選擇跨省、甚至跨國的打包申遺,黎朝斌解釋,根據世界文化遺產組織的相關規定,某一個類別的文化遺產申遺成功之后,往往意味著同一類別的遺存可能在十幾年內都不會再有申請的機會。這種捆綁式打包申請,有利于同類項目同時申請。目前,我國已形成將具有線性、同類關系的文化遺產項目捆綁在一起申遺的策略。
唐崖土司申遺成功后,容美土司還有機會嗎?黎朝斌說,這一次申遺過程中,容美土司遺址由于保存狀況、區域分布等多種原因,專家沒有選擇它成為終評項目之一,但是在之后,根據世界文化遺產組織的相關規定,容美土司仍有作為“土司遺產”的拓展項目、通過大會表決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可能。
對于備受關注的“萬里茶道”申遺工作,黎朝斌說,目前進展飛速。他認為,“萬里茶道”處于國家“一帶一路”的戰略計劃之中,申遺正當時。目前,經過2年多的工作,萬里茶道已經被納入“國家文物局局長工作項目”。武漢也已被確定為茶道申遺牽頭城市,與其他7個省市共同開展申遺工作,預計在2年左右的時間里,推動“萬里茶道”進入預備名錄。“一旦進入名錄,審議過程可能會加快,萬里茶道有望成為下一個‘飛速申遺’的例子。”
黎朝斌介紹,唐崖土司城遺址申遺成功給之后我省的文物遺跡申遺提供了許多具體的借鑒。
要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文物首先要有良好的保護狀態。遺址的保護和管理,都是重要的評判標準。
其次是遺產價值的認定,這是申遺過程中花費時間最長的。
他認為,在如何與地方政府協調制動規劃、保護措施;如何跨省市之間合作、協調;如何編制申遺文本等方面,此次唐崖土司城遺址也提供了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