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文化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原局長、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客贛圖大講堂進行公益演講。演講后,單霽翔就大家關心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單霽翔透露,故宮博物院已經接受了邀請,將協助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進行保護和修復。記者趙婉露、實習生王蒙/文
故宮博物院將參與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文物的科技保護
單霽翔告訴記者,目前對于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最重要的是對出土文物進行保護。“出土文物太多了,比如銅器、鐵器、簡牘等,都不能長時間擱置,要盡快進行科技保護到穩定的狀態,然后才能用于科學研究。”單霽翔表示,故宮博物院已經接受了邀請,將協助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進行保護和修復。
“故宮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博物館,我們擁有對文物進行科技 保護的機構、設備和力量,有大量的專家學者從事于這方面的工作——比如青銅器的研究和修復,我們是全國唯一公開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青銅器修復基地。對此我們當仁不讓、責無旁貸,我們有義務為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盡一分力量。”單霽翔說。
遺址公園一定是以保護遺址為目的
單霽翔還參觀了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考古現場。他表示,前期我從媒體的宣傳上了解了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的一些考古情況,它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古發現。當時我批這個項目的時候,還沒有認識到這個考古項目會有這么重要。但隨著清理工作進行,它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都逐漸呈現出來了。
單霽翔介紹,遺址公園不是一般的公園,更不是游樂園——遺址公園一定是以考古遺址為主角、保護遺址為目的的公園。“濕地公園,首先保護就是濕地;森林公園,保護的就是森林。這個遺址現在有南昌西漢海昏侯墓、還沒發掘的其他海昏侯墓葬以及附近幾百米區域的城址。這個城址還很大,它周圍的環境也都應該一起保護起來。通過整個保護工作完整地揭示不同歷史時期的面貌,才更有文化震撼力。”
當文物處于穩定狀態時,持續性考古過程可讓觀眾參觀
單霽翔認為,對于南昌西漢海昏侯墓而言,今后還有很多工作要進行,第一項就是整體文化內涵的揭示。整體地把紫金城、墓葬群和周圍的環境進行保護,建成一個大型的國家級的考古遺址公園,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他建議,可圍繞海昏侯墓大遺址保護,首先需要把考古工作做到位,讓文物處于穩定的狀態,就像兵馬俑一樣,持續性考古過程能夠讓觀眾參觀,在開放的過程中進行研究。此外,考古遺址公園和博物館的展廳設計和環境要協調,要考慮到博物館系統化,“要給觀眾設計合理的參觀路線,并配套建設數字化講解系統。”
單霽翔還強調,一定要關注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的整體性。“海昏侯墓有很好的潛力,將來城址和墓葬址之間的關系、當年生活的一些其他方面內容,都可以逐漸地揭示,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但這個過程應該處在一個總體規劃的框架下進行。”
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不用等遺址公園建好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將積極準備,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得知這一消息后,單霽翔表示,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有這個價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無可非議,下一步需要凝聚力量完善考古發掘和出土文物的保護,為今后申報工作創造條件。同時,其遺址博物館的建設也需要注重出土文物的保護。出土文物多達兩萬多件,這么大的數量近年來是極為罕見的,所以價值也特別高。
是不是要建好遺址公園后才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單霽翔解釋說,考古和保護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比如秦始皇兵馬俑,它早已是世界文化遺產了,但它的考古工作一直都在進行,還在不斷有新的發現。所以并不是要等所有工作都做好才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不過建好遺址公園,倒可以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