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記者獲悉,“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根據投票結果,備受關注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等排名前25項入圍2015年度終評。
據悉,今年入圍的終評項目充分反映了我國田野考古工作越來越以學術研究為出發點,課題為導向,有計劃、有目的、長期細致耕耘取得的收獲與突破。
終評的很多項目都是在早年發現、以往做過多次發掘、名氣很高的“老牌”遺址上的主動發掘和調查工作,如廣富林遺址、盤龍城遺址、三星堆遺址、周原遺址、銅綠山遺址、漢魏洛陽城、金上京、南宋臨安城等,而偶然發現進行搶救性發掘的墓葬比例降低。其中,受關注程度最高的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是在搶救性發掘的同時進行大范圍的考古調查,將研究對象從海昏侯墓擴展到整個海昏侯國。
今年1月1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志社承辦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論壇·2015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在京舉行,揭曉了2015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榜上有名,專家評價其入選“萬眾矚目,眾望所歸”。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整個墓園由兩座主墓、七座陪葬墓、一座陪葬坑還有園墻、門闕、祠堂、廂房等建筑構成,內有完善的道路系統和排水設施,具有漢代高等級墓葬所包含的許多重要元素,反映了西漢列侯的墓園制度,對研究西漢列侯的園寢制度價值非常巨大。海昏侯墓是中國迄今發掘的保存最好的列侯等級墓葬,其主墓、墓園及周邊侯國都城遺址的完整性在國內獨一無二。3月2日,專家組在北京首都博物館“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確認墓主為“漢廢帝”劉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