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文物保護需專業力量“撐腰”

2016/4/21 11:57:10 點擊數: 【字體:

 

    筆者近日從山東省文物局拿到一組數據:“十二五”期間,山東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101處增加至19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從606處增加至1711處。面對數量上的增長,山東文物部門負責人在欣喜的同時還有一絲憂慮。“文保單位多了,與之伴隨的是文物工作領域不斷擴大,文物保護任務日益繁重,這與文保機構不健全、人才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這不禁讓人反思,目前我們的文物保護到底缺什么?缺錢者有之,缺物者有之,但最關鍵的還是缺人,缺少專業力量的“撐腰”。

    受制于認識誤區,如今有的地方仍存在文物管理機構不完善、文保人員缺乏的情況。地市及以下的文物管理機構人員普遍偏少,文物管理所、博物館機構不完善、設施設備差、專業人員更少。有的基層文保單位看護員崗位不齊全,且缺少必要的工作裝備和防護用具等,直接影響了文物保護工作的開展。筆者在山東一個地市探訪發現,當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是文廣新局,除少數縣區設有文物科,其他縣域文物工作多由圖書館、文化館或其他人員“兼管”。隨著文物工作任務日益繁重,文物工作人員多處于疲于應付的狀態。綜合來看,專業文保人員、執法人員的嚴重“缺編”,是當前文保工作的制約因素之一。

    而在博物館,圍繞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近幾年各地著力讓文物“活”起來。普通民眾受專業知識所限,無法近距離感知文物魅力。面對民眾對博物館等公共服務場所日益高漲的熱情,對文物進行研究、闡發的專業力量卻鮮有增加,這又構成了一對現實矛盾。

    筆者建議,應從省級政府層面規范市、縣級文物行政管理機構設置,設立文物管理所或文物保護中心,聘用文博專業技術人員,增加文物保護骨干力量。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應聘請文物看護員,解決田野文物無人看護管理的現狀。同時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增強文物保護“造血”功能,在更多的高等院校設立文物考古、博物館文物保護管理專業,培養文物維修保護設計、施工、監理人才,建立年齡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綜合素質較強的文物保護專業隊伍。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