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填補長城保護空白——社會力量大有可為

2017/8/11 17:09:12 點擊數: 【字體:

    “長城有多長,好想去看看。”自2016年成立公益基金,開展線下長城實體修繕后,騰訊近日推出了相關動漫IP、游戲人物等,引發玩家們對長城保護的關注。

    在政府與社會力量共舉長城保護事業的感召下,近年來,社會各界對長城文化遺產的關注與保護行動不斷加強,有效彌補了政府力量的不足,成為長城保護體系建設模式的有益探索。

    加大投入“與時間賽跑”

    風蝕、曝曬、天災、人為破壞……雄偉的長城歷經千年,不少墻體坍塌或傷痕累累,被列為全球100處最瀕危遺址之一。近年來,國家文物部門加大力度保護、修繕古長城,但其點多、線長,保護任務艱巨,無論從經費還是人力方面來講,要與時間賽跑做好保護工作并不容易。

    與此同時,長城保護重大工程經費雖由中央財政負擔,但日常維護經費則出自地方政府。然而,長城所在404個縣里面,50%以上是貧困縣。“這導致地方財政很難拿出這部分資金,而長城保護的關鍵和難點正是日常維護。”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說。

    社會力量的參與成為破解長城保護經費瓶頸的關鍵。在老一輩長城研究人員的腦海中,時常會浮現出1984年全民踴躍為長城募捐的場景:當時修復工程在全國各地普遍開展,海內外人員紛紛參與,后續10年間捐贈折合人民幣超過2800萬元。而2016年8月在京啟動了由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發起的“長城保護2016”公募活動,短短10天內,民眾通過互聯網為長城保護捐款近百萬元。

    支持方式趨于多元

    今年6月,華晨汽車集團職工代表、長城保護志愿者等130余人頂著炎炎烈日齊聚遼寧省綏中縣九門口長城腳下,開展長城巡查公益活動,以期改變長城野外巡查交通不便的現狀。從捐款的單一模式,到注重利用企業自身優勢解決保護中的實際問題,是目前社會力量參與長城保護工作中呈現的可喜變化。

    在騰訊公布的未來長城保護計劃中,利用互聯網資源開發虛擬形象,向年青一代傳播長城文化的做法同樣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在董耀會看來,相比線下投入資金進行實體修繕,線上推廣傳播長城的文化形象和保護意義同樣深遠。“多元化的創新舉措正逐步填補長城保護的空白。”他告訴記者。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活動較為頻繁的民間長城保護組織達30多個,而志愿者更多,且影響力日益擴大。在互聯網平臺上,有關于長城公益保護或被破壞的新聞往往會迅速引起網友的密切關注。“可以說,長城是我國文物保護領域民間力量不小于官方力量的代表。如果沒有民間力量的主動作為,長城保護很難取得這樣的成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長城保護工程項目管理組成員張依萌說。

    制度建設亟待加強

    “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長城,僅是八達嶺、山海關等‘著名’部分,但實際上,它們占長城整體不到1%。大部分極具科研價值的古長城湮沒在荒郊野外,保護狀況堪憂。”董耀會表示。

    張依萌也認為,當前社會力量主要關注的也是那些相對知名的長城區域。一些知名度不高卻急需搶救性保護的區域反而得不到足夠支持。

    為探索貧困地區長城的保護模式,2015年底,寧夏鹽池縣在全國首開分段認領長城進行保護的先河,廣泛引進社會力量參與。此舉一出,引發社會“是否是將長城出租”的質疑。“目前,我們依據《鹽池縣認領保護長城暫行辦法》,一切運作都在陽光下運行。如果社會力量能更廣泛地參與進來,國家也能從更高層面上出臺針對性法規,則更具有說服力和實效。”鹽池縣文廣局局長張志奮說。

     “缺人、缺錢、缺機制是長城保護的根本問題。社會力量的介入使得人力和財力的問題得到一定緩解,而機制建設步伐也需加快。”在中國長城學會秘書長吳國強看來,當前社會力量參與長城保護總體還處于“各自為戰”的初級層面。“比如,社會力量參與修繕、保護是否需要資質,保護行為由誰監督,怎樣考核成效等。”他認為,應促進政府從投入執行者到績效管理者身份的轉變。

    “對于熱心保護長城的社會群體,政府應加強關注,給予規范指導,但也要警惕那些打著長城保護旗號牟取私利或極端的做法。”在張依萌看來,社會力量參與長城保護工作尚在起步階段,泥沙俱下的情況可能難免,因此一方面要合理引導健康的社會力量加入,鼓勵壯大隊伍;另一方面應以制度建設去除亂象,營造規范有序的參與氛圍。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