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歲古樹能預測旱澇成神樹 村民觀察數年得規律
2012/11/22 14:53:4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在和縣石楊鎮高關村的山坳里,有一棵被村民奉為“神樹”的古樹,樹齡已經有400多年。這棵樹之所以神奇,在于村民們認為它能夠預測每年的旱澇情況。
當地村民說,這是一棵有400多年樹齡的古老樸樹,因具“特異功能”在當地家喻戶曉,還曾經在1996年上過央視。
高關村相關負責人說,據稱,此樹如果在谷雨前發芽,且芽多葉茂,預示當年雨水多,還往往會出現澇災;倘若按時令發芽,樹葉也有疏有密,預兆當年是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假使推遲發芽,葉片也生長得較少,則預示是少雨年份,并常常出現旱災。
這個規律是當地村民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通過數年觀察得出的規律,當時與旱澇史實基本相符,于是村民們對這棵樹崇敬無比,稱為“神樹”。
一位村民說,從今年樹的長勢來看,南面比較稀疏。“可能南面有旱情,但是也不知道準不準。 ”該村民也有些將信將疑,因為近些年當地村民并沒有繼續對其進行監控。
據記者了解,“神樹”其實是一棵“小葉榆”,長在當地的一座小型水庫旁邊,高約10米,樹冠四展如傘,覆蓋面積100多平方米,樹干需5個小孩手拉手才能抱住。主干粗矮并且分為東西南北四個大的枝干,東邊的枝干已經橫倒。為了防止其折斷,當地相關部門已經用水泥墩進行了支撐,因為這棵樹很古老,如今在當地已經被列為旅游資源保護起來,當地政府已經拆除了樹周圍的豬圈等其他建筑,并且會定期前去查看。
這棵樹是否真能預測旱澇,是否有科學依據?安徽省氣象臺臺長王東勇說,一棵樹因為生長在特定的位置,受到周圍土壤中水分條件等影響,發芽時間早晚、疏密可能都會有影響,從一定意義上說,可以反映其所在的小環境的氣候變化情況,但是范圍稍微擴大一些可能就不會那么準確了,“畢竟不是科學的方法,其精確度實在不好說”。江志 洪瑩 馬飛(原標題:400歲古樹能預測旱澇成神樹 村民觀察數年得規律)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揚子晚報(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