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老舊古城需要的是修復 拆遷仿建不可行
2012/12/6 17:17:5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專家議事會
本期嘉賓
黃細花 全國人大代表、惠州市旅游局局長
莊偉光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所所長、教授
主持記者:羅磊
記者:“拆舊”和“仿古”的大戲正在中國城市加速上演。一邊廂,部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岌岌可危,歷史文化街區頻頻告急;另一邊廂,55億再造鳳凰,千億重塑汴京,仿制古城遍地開花。這一切正成為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獨特風景。您怎么看這種“復古”熱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難道只能通過“仿古”才能再現千年的恢宏歷史嗎?
黃細花:老舊的古城,蘊藏著時光的味道,更多的是需要修復,盡量減少重建。新造一批假古董,就缺乏味道了。
莊偉光:以往這種復古表現為對個別建筑的整修,如南京夫子廟、開封宋街等,要求“原空間、原風貌、原尺度”,用“原來的材料、原有的工藝、原地的工匠”展現歷史真實性。而今,復古行動已延續至一區乃至一城。真正有歷史價值的東西,才值得復古保護。外在的建筑往往是最容易重建的,但是這種“造”古城,由于缺乏對文化的活化,街區的重現,而顯得很空洞。
記者:今年10月,滇池湖畔的昆明市晉寧縣,投資220億元的“七彩云南古滇王國文化旅游名城”破土動工。昆明市宣布,要“確保3年時間再造一個古滇國”。實際上,古城熱現在越來越比拼仿古的歷史了。2012年年底,大同古城墻即將合龍,投資500億元的古城再造正令這座城市再現明代風華。2012年8月,河南開封力爭四年內重現北宋汴京繁華。2012年年初,山東肥城“春秋古城”項目開工奠基。2011年9月,江蘇金湖堯帝古城開建。仿得越古,就越有歷史價值嗎?
黃細花:歷史不是兒戲,不是越久遠就越有保護價值。古鎮的旅游開發,一定要根據當地情況,結合特色文化,將好資源變成好產品需要專業的開發,不是趕風氣“拆”老舊街區,“造”古城能行的。旅游與古城結合,最需要的是整治周邊環境,改變臟亂差的面貌,同時新建的是停車場、洗手間、游客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再加上部分餐飲和購物等作為補充。
莊偉光:有些古城興起,有些毀滅,這本身就是個歷史過程,不是什么年代的古城都值得重建。古城活化,最核心的問題是“人”,而不是片段化歷史。古城活化中關鍵的一環是讓當地原居民參與其中,主動參與到當地文化和古跡的保護,并從中受益。以法國羅納河谷古堡群為例,在當地人的理念中,那些老城堡是祖先的遺產,需要好好保護。當地人只是結合社會發展,進行有限度地利用。
記者:麗江、平遙古城近年來飽受游客青睞,導致各地復建古城成為時尚。目前我國古城發展模式有兩種,一種如麗江、平遙,采取古城保護,另建新區。另外一種如北京、西安等大城市,采取點、線、面相結合的保護形式。嶺南也有諸多歷史文化名城和古村鎮,應該如何保護開發呢?
黃細花:廣東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地,經濟發展快,但是對嶺南文化的保護還有眾多空間。
莊偉光:古城鎮的歷史文化價值與旅游開發價值是不能畫等號的。旅游開發還需要涉及區位交通、產業布局、征地拆遷等。廣東在古城鎮開發方面,已經遠遠落后于江浙地區、四川和云南。古城鎮需要讓各方面條件更成熟。(羅磊)(原標題:人大代表:老舊古城需要的是修復 拆遷仿建不可行)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廣州日報(201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