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國內 >> 瀏覽文章

大運河杭州段:運河入城過“拱宸” 浙東源頭始“西興”

2013/8/14 14:26:43 點擊數: 【字體:

 大運河杭州段:運河入城過“拱宸” 浙東源頭始“西興”
位于京杭大運河杭州城區段的拱宸橋

  “拱宸邀月、鳳山煙雨、武林問渡、廣濟通衢……”這些富有詩意的詞句是杭州市家喻戶曉的“運河十景”。

  在中國大運河的版圖上,杭州市是京杭大運河的南方終點和浙東運河的起點。如今,大運河與杭州市已融為一體,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片。

  拱宸橋:京杭大運河南方終點的標志

  作為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量最大、最古老的運河,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與長城并稱的兩項偉大工程。京杭大運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等五大水系,全長約1794公里。

  說起京杭大運河,就不得不提位于杭州市大關橋之北的拱宸橋——這座東連麗水路、臺州路,西接橋弄街的古橋,是目前杭州市古橋中最高、最長的石拱橋,也是京杭大運河南方終點的標志。

  12日上午,當我們慕名找到拱宸橋時,得知這座始建于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重修于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的古橋長約98米,用縱聯分節并列法砌筑,為石構三孔薄拱薄墩聯拱橋,橋面中部寬5.9米,兩端橋堍寬12.2米,橋身高約16米,中孔凈跨15.8米。

  “別看此橋現在看著不起眼,它可是見證了杭州運河千年的榮耀,被譽為‘古運河第一橋’。”家住拱宸橋附近的陳先生自豪地說,作為大運河南方終點的標志性建筑,拱宸橋曾得到過多位君王的“寵幸”。

  他說,在古代,“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乃迎接之意。

  事實正是如此。有關這座橋、這條河的記憶大都與帝王有關。

  “康熙、乾隆曾先后11次下江南,都是由拱宸橋登陸的。”陳先生說,這座高高的拱形石橋,象征著對帝王的迎接和敬意。當時的文武百官,也是站在這座橋上列隊歡迎。

  康熙、乾隆為何獨愛江南?為何又鐘情于拱宸橋?對于這個問題,是與江南的富饒和拱宸橋沿岸的繁華分不開的。陳先生說,在歷史上,拱宸橋就是一個繁榮的商業區域——作為京杭大運河北入杭州城的門戶,曾有數以千計的舟楫從拱宸橋下穿過,并在這一帶登陸休憩,轉運貨物,形成了有名的“夜市”和歷史文化街區。

  如今,拱宸橋周圍被改造成為運河文化廣場。廣場上的六幅浮雕,默默地向世人講述著運河的古老歷史……
 

大運河杭州段:運河入城過“拱宸” 浙東源頭始“西興”

始建于元代,位于杭州古城南端的鳳山水城門
 

  鳳山水城門:杭州城唯一“健在”的古城門

  作為我國古代一度最繁忙的黃金水道,京杭大運河演繹了無盡的繁華、榮光和輝煌,后又在多重歷史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無可奈何地走向斷裂、靜寂和沒落。

  鳳山水城門就是這樣一個遺產點——這個杭州城唯一“健在”的古城門,差一點就被歷史所遺忘。

  當日上午,我們沿著中山南路一直往南走,到了中山南路與中河路的交會處,就能看到鳳山水城門橫跨在中河上。

  據了解,元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張士誠重筑杭州城,設“十旱門、五水門”,鳳山水城門即五水門之一。鳳山水城門是杭州古代五水門中唯一尚存的一座,具有歷史地標作用,是研究杭州城池變遷的坐標。

  作為割據一方的軍閥,張士誠所建的杭州城比南宋時大約縮小了1/7,其主要原因在于張士誠的財力和軍事能力有限,當然不能跟經濟繁榮的南宋朝廷相比。

  “杭州段運河河道線型、尺度及駁岸等因城市變遷和航運發展而改變,唯鳳山水城門下近20米的河道保留元明時期原狀,十分可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郎旭峰說。

  富義倉:與南新倉齊名的“天下糧倉”

  南新倉和富義倉并稱為清代的“天下糧倉”,素有“北有南新倉,南有富義倉”之說。

  在首批大運河申遺名單中,杭州富義倉名列其中。因此,富義倉也是我們此次杭州之行不可錯過的重要一站。

  當日,當我們費盡周折找到富義倉遺址時,發現這里早尋不見古代糧倉的印記,倒成了文化的創意園區——咖啡廳、相聲大會、讀詩會,一個個別出心裁的“店招”處處蘊含著時尚與創意。

  “富義倉初建于清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竣工于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大運河申遺中國行志愿者、洛陽酒家有限責任公司真不同飯店副總經理李彥庭說,富義倉門廳坐南朝北,占地十畝,取名“以仁致富、和則義達”之意。它雖說與我市的含嘉倉、興洛倉等“巨無霸”無法相比,但是在清朝的江南,此倉亦不可小覷。

  富義倉文化創意園區有關負責人給我們講述了富義倉的建設過程:清光緒六年,浙江巡撫譚鐘麟因杭城糧食告急,遂令杭州士紳購糧十萬石分儲于原有的兩個糧倉。原倉庫不敷儲存,購地十畝,四年后建成倉廒,共耗白銀一萬一千兩,倉房共四排,可儲存谷物四五萬石。

  “富義倉里儲存的糧食一直是稻谷而不是大米,因稻谷有殼,易于保存。”該負責人說。如今,富義倉大部分倉廒仍保存著原有格局,成為我們研究古代倉儲制度的重要實物例證。
 

大運河杭州段:運河入城過“拱宸” 浙東源頭始“西興”

曾經名震江南的貨物集散中心——西興碼頭
 

  西興碼頭:浙東運河的源頭

  古代杭州城,既是京杭大運河的終點,更是浙東運河的源頭。

  12日中午,我們來到與京杭大運河隔江(錢塘江)相望的浙東運河的源頭——西興過塘行碼頭,看到古色古香的過塘行碼頭里,早已沒了等待外運的貨物。

  “過塘行是專門替過往商客承辦貨物的‘轉運行’。”西興鎮有關負責人說,“轉運行”一般都設于水陸碼頭、交通要道,門面不大,一兩層房屋,兩三開間門面而已,主要是起到票據交換、貨物中轉等作用。在清末民初,西興共有過塘行“七十二爿半”,挑夫、船夫、轎夫、牛車夫等從業人員上千,是名震江南的貨物集散中心。

  同在西興鎮,還有一處古代“官方招待所”遺址——“西興驛”。此驛西連杭州,東達紹興諸地,為浙東入境首站。據說,當年西施就是在這里精心梳妝打扮,用傾國傾城之貌迷住了吳王。(記者 姜春暉/文 魯博/圖)(原標題:大運河杭州段:運河入城過“拱宸” 浙東源頭始“西興”)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洛陽網(2013-08-14)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