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記者從廣西龍勝縣委宣傳部獲悉,“廣西龍勝龍脊梯田系統”于北京時間23日晚間,在意大利羅馬通過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評審,正式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GIASH)。這也是第15個入選前述遺產保護名錄的中國項目。
11月17日,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梯田云霧繚繞,美不勝收。 吳生斌 攝
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全球環境基金(GEF)支持下,聯合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家,于2002年發起的一個大型項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及其有關的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保護體系,并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認可與保護,使之成為可持續管理的基礎。
龍勝共有水田223976.85畝,坡度在6°以上約占96%,分布在海拔200至1450米之間的龍勝各個鄉鎮中。當地,100畝以上連片梯田有320處,2000畝以上的連片梯田有9處,其中龍脊片區連片梯田達10734畝。
經專家從考古學、歷史學角度考證,龍勝所處的南嶺山地距今6000年至12000年前就出現了原始栽培粳稻,是世界人工栽培稻的發源地之一。龍勝梯田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自秦漢時期,當地已形成梯田耕作方式;到了唐宋時期,龍勝梯田得到大規模開發;明清時期基本達到現有規模。
龍勝各族自治縣縣長吳永合介紹,龍勝梯田落差大,層級最多達1100多級,連片梯田最大高差為860多米。有“世界梯田之冠”的美稱。“龍脊梯田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將有助于加強梯田農耕文化和梯田生態研究,做好梯田的生態和文化保護。與此同時,有利于保護梯田農業系統生物多樣性,發展龍勝梯田文化景觀遺產旅游,從而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