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豐蓮花酒的傳說
2013/9/3 11:34:1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從前,邑城倉巷街有個馬家酒館,掌柜釀得一手好酒。酒味純正,甘甜爽口,加之馬掌柜買賣公平、和氣,所以城里城外的飲酒者都愛在這里喝上四兩半斤,生意十分興隆。一日傍晚,馬掌柜獨自在院里散步,行至大柳樹下,暗自思忖,這幾年生意紅火,掙了不少銀兩。可錢始終是身外之物,何不趁此對鄉親作點酬答,留下個好名聲!
次日,他便掛出一個木排,上寫“醉止”兩個大字;旁邊有幾行小字:“馬某為答謝各方父老鄉親眷顧,自今日起,一月之內,凡光顧者,盡醉乃止,不收分文”。于是,從早到晚,來飲酒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一眨眼,二十六天過去了,到第二十七天頭上,從外邊進來兩個人,那高個細眉大眼,手執拂塵;那低個兒是個跛子,黑粗面皮,架著拐杖,背著個不大不小的葫蘆,他二人進店笑呵呵地一直走到一張方桌邊坐下。馬掌柜一見是遠方客人,連忙端上一盤牛肉,一壇上等好酒說:“道長賞光,請請……”那兩人相視一笑,舉杯就飲,不想這兩人都是海量,一連喝了三天三夜,皆無醉意;到第四天午時,足足喝了七七四十九壇好酒。這時,那個道人站起來問馬掌柜:“可還有酒嗎?”馬掌柜忙說:“有,有。道長只管喝。”那個背葫蘆的說:“我和道兄不遠千里慕名而來,幾天痛飲,果真是好酒,名不虛傳,今想帶一壺回去,讓道友們也嘗一嘗這名酒,不知可使得否?”馬掌柜連應:“使得!使得!。”急忙捧出一壇上等好酒,倒進葫蘆。誰知不過二尺來長,碗口粗細的一個葫蘆,一大壇酒倒進去,卻剛剛蓋住低兒;馬掌柜忙又令人倒進兩大壇酒。架拐杖的人說:“才小半葫蘆。”當馬掌柜叫人去搬第四壇時,他蓋住了葫蘆口和道士搖搖晃晃地就走。道士走著說: “回去這個酒得分給我一半”,一跛一拐的說:“不行,我自各兒用”,道士說:“那就讓我先喝一口”,說著就伸手來奪。架拐人忙一扭身,竟跑向院中,腳下一滑,跌倒在大柳樹下的井臺上,酒葫蘆摔飛了蓋子,半葫蘆酒都咕咕地流到了井里。眾人正驚訝間,只見一縷青煙從井里裊裊升起;頃刻,井口盛開一朵美麗的蓮花,傘蓋般罩住井口;頓時,一股異香撲鼻而來。滿院的人都覺得香噴噴、醉乎乎的,全身有一種從未有過的美滋滋的感覺。霎時,蓮花變成兩朵紅云,冉冉飄上青天。人們隨之向天上看,只見那兩人站在云頭笑著扔下一片紙。有人喊:“這不是鐵拐李和呂洞賓嗎?馬掌柜搶先抓住紙片,只見上面寫到:朝天辭玉京,聞香到龍興,喝酒不要錢,謝贈蓮花井。
原來二位大仙赴蟠桃會歸來,路過此處上空,忽聞陣陣異香,往下一看,見店門前掛“醉止”牌,一時心動,便按落云頭,到馬家小飲。至此,眾人如夢方醒,忙跪下叩頭。
從此,馬掌柜用這井里的水釀酒不僅味醇甘甜,而且倒在酒杯里,總會出現一朵蓮花,久不泯滅。因此,寶豐酒又叫蓮花酒,這口井亦稱蓮花井。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