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歷史傳說 >> 民間故事 >> 瀏覽平頂山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張良鎮的故事

2013/3/28 9:06:35 點擊數: 【字體:


張良鎮的故事

    張良鎮位于魯山縣城東南20公里處,相傳因張良帶兵駐扎在此而得名,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張良,西漢三杰之一,開國功臣。他是戰國時韓國城父(今河南寶豐、郟縣一帶)人。秦滅韓,他散盡家財重金求刺客,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失敗后,只身逃亡到江蘇下邳隱匿,遇黃石公贈授《太公兵法》一書,常習誦之。10年后,天下遍舉義兵反秦,他投奔劉邦出謀劃策,屢立奇功。劉邦帶領大軍從洛陽出軒轅攻打秦軍,張良帶領一支人馬渡沙河南進到魯山東南20公里處駐扎,準備進攻南陽秦兵,配合劉邦西取關中。

    然而,拒守南陽的秦軍十分強大,難以攻打取勝。張良時愁眉不展,郁郁寡歡。他看到這里土地肥沃,民風淳樸,南扼800里伏牛余脈,北繞蜿蜒綿長的大沙河,正是養精蓄銳之地,就叫士卒與民同耕同種,待兵精糧足時再南下。他嚴格要求士卒,不許拿老百姓一針一線,深受當地群眾歡迎。

    轉眼到了冬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許多士卒因為衣服單薄而受寒生病,張良也因體弱多病臥床不起。夜里,張良夢見太上老君乘風而至,手揚拂塵,抖落幾塊生姜,口中念念有詞,生姜生姜,妙哉神姜。張良一驚而醒,果見地上有幾塊生姜,就叫士卒洗凈熬湯,喝后所有生病之人全都病愈。當地原不產姜,此后人們爭相種植,所產生姜鮮黃有光澤,質脆而辛辣,塊莖大而飽滿,氣芳香而特殊,與別處不同,從此天下聞名。

    一天,一位鶉衣百結、枯瘦如柴的老頭前來乞討。張良看他十分可憐,就叫人給他端了一碗熱氣騰騰的米粥。老頭喝了一碗,又要。張良就又叫人端了一碗,并未流露厭煩之意。就這樣,老頭一連喝了十八碗,最后抹了把嘴,連聲謝也沒有,仰著臉,端著碗,喝著粥,一趔一趔地走了,走著還噦了一地。眨眼間,老頭不見了,只聽空中傳來一聲巨響:“張良,仁德敦厚,上天垂佑,哈哈哈……”原來又是太上老君下凡。

    真是天遂人愿,那年的收成出奇地好。“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老百姓歡天喜地,扶老攜幼,挑酒擔食去犒軍,并爭相參軍打仗。一時間,兵精糧足,士氣大振。張良遂拔寨起兵,揮軍南下,一舉攻下南陽,與劉邦會兵一處,西入咸陽,滅了秦國。

    當地老百姓為紀念張良在此駐兵,與民同甘共苦,就把此地改名為張良店,經過兩千多年的變遷,現已成為中州名鎮——張良鎮。緊鄰鎮東、西的兩個村因駐扎有兩座兵營而名為東營、西營。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著名人物 張良

張良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