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韓國遺民張良是個反暴秦的志士,一次襲擊秦始皇不成受到通緝,不得已改名換姓隱藏于下邳。
禍兮福所倚。張良在危難中出乎意料地得到了黃石的恩助。一天,張良在下邳橋上散步,一位著粗布短衣的老人走到他跟前,故意把鞋拋到橋下,看著張良說道:“小子,下去把鞋給我撿上來!”張良萬分驚愕想出手打他,但轉念老人年邁,強忍著胸中怒火,到橋下把鞋撿了上來。老人接著命令他:“把鞋給我穿上!”張良想到既然為他撿了鞋幫他穿上又何妨,于是跪下給老人穿上了鞋。老人笑著離開了,張良驚奇地凝望著老人的身影,可老人走了約莫一里路竟然返了回來,語重心長地對張良說道:“你小子可教!”
張良就這樣通過了老人近乎尖刻的考試獲得了及格分。可是接下來,他囑咐張良5天以后拂曉在橋上相會,張良跪下答應了,且在5天以后天剛拂曉時到達了約會地,誰知老父卻先于他到達,張良因遲到受到了老人的怒斥。
第二個5天后雞剛叫張良就去了,可老人又先于他,又再次受到老人的憤怒批評。
第三個5天后,張良不到半夜就去了,等了一會兒老人才到,這次老人無比高興地對張良說道:“應該這樣!”張良的精誠得到了老人的首肯,于是拿出一部書贈他道:“讀了這部書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師了。10年后你小子會興起,13年后到濟北見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話完離去,從此世上再沒見到這個老人。
天亮后張良一看老人所送之書,原來是《太子兵法》。張良如獲至寶,愛不釋手,誦讀不懈。上述黃石向張良授書過程生動表明,施恩者只能將恩施舍給有良好品德且經得住實際考驗的人們。
10年后,張良率領他部下歸附了劉邦的反秦大軍,被任命為廄將。張良因獲《太子兵法》而如虎添翼,無數次以其兵法向劉邦獻策,使劉邦在反秦和以后與楚相爭的斗爭中無往而不勝,直至打下天下建立了西漢王朝。張良因立下蓋世功勛而被封為留侯。老人當年所說的第一二句話被應驗了。
事情就有那么離奇,13年后留侯隨從漢高帝劉邦路過濟北時,又果然在谷城山下見到了黃石。張良立刻穎悟到這就是當年在下邳橋上給他贈《太子兵法》的老人。這又應驗老人當年所說的第三句話。為了永遠銘記和感謝其恩情,留侯張良將它取回當作最貴重的寶物祭祀。留侯去世時,后人就把那塊黃石安葬在他的冢墓里。后人每逢掃墓、及伏日、臘日祭祀留侯時也一塊祭祀黃石。這段歷史佳話在我國世代傳頌。
這似乎近乎荒誕,但歷史事實終歸是事實,誰也否認不了。太史公對此書中怎么解釋的呢?黃石幫助張良,他說,這是天意相助。張良起義反秦是正義的,黃石順乎歷史發展規律對張良施助,自然是天意,這豈不正是得道多助的證明?太史公不信鬼神,但承認世上存在怪事物,“黃石”離奇現象,他沒作正面解釋,究竟如何認識和理解,只有待世人共同評說了!驹瓨祟}:黃石傳道 張良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