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很久以前,雞冢一帶滿山遍野都是山雞。這些山雞結(jié)伴飛來,合群飛走,使孤寂的深山老林熱鬧了不少。人們奉這些山雞為神鳥,誰也沒想著能給人帶來什么利益。一日,有個山外女子進山后迷了路,飛來飛去的山雞把她領(lǐng)到了村里。村里人看這女子可憐,就收留了她。這天,她正在吃午飯,忽聽得遠處傳來幾聲山雞叫:“救命,救命……”女子順著這凄婉的叫聲找去,卻見一條花蛇正纏繞著一只幼雞,小雞媽媽一邊扇動著翅膀撲打花蛇,一邊叫喊著。見此情景,女子趕緊找來一根竹竿,把花蛇挑開、趕跑,救下了小山雞。從那兒以后,每天都有成群山雞飛來女子居處,把最動聽的歌唱給女子聽。女子走到哪里,總有大群大群的山雞跟隨著她,給她做伴兒。女子則給遠來的山雞筑巢壘窩,山雞在她家越聚越多。慢慢地,這女子掌握了山雞的習(xí)性,學(xué)會了育雛技術(shù)。
有一年秋天,正是滿山野果成熟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狂風(fēng)裹著冰雹襲來,把樹上的果實都砸落了,把地里的莊稼都砸倒了。村里的人們沒了吃的,紛紛向外逃命。女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這天夜里,她在睡夢中見一只老山雞落在她的肩頭,說:“房后有個大草窩,里邊有很多很多山雞蛋,你快把它們分給大家煮吃了吧。”女子眼含著淚找來這些山雞蛋,在院里支起大鍋,把山雞蛋煮熟后一一分給村上男女老少,使他們度過了一次饑荒。可美麗善良的女子卻因勞累過度,不幸離開了人世,離開了她熱愛的山雞。女子死后,村里人在村西北角一塊空闊的朝陽地兒,挖了一穴墓,把她掩埋了。
人們時時懷念著這位女子,來到她的墓前,添土祭奠,久之,成為占地2996平方米、高10多米的巨大墓冢。“雞冢”的村名隨之叫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