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平頂山

孟詵與涇川大云寺(2)

2013/10/12 14:50:13 點擊數: 【字體:

    3.銘文中恭維武則天的句子,見證了武則天以周代唐、敕建大云寺的歷史。銘文第三十七、三十八行寫道:“神皇圣帝,地同天合,日拱辰居,川潮海納,偉哉!”意思是說則天皇帝,德配天地,殿前圍繞群臣,海涵而容萬物。賴永海先生主編的《中國佛教通史》載,武則天以女主稱帝,在儒家經典中找不到根據,因而她需要佛教《大云經》之類的作為宣傳工具,制造輿論,取得人心。唐載初元年(690)七月,法門懷義、法郎等造《大云經疏》,言則天是彌勒下生,作閻浮提主。是年九月,武后自立為皇帝,改國號周,改元天授,頒《大云經》于天下,命每州置大云寺。由此可見,大周涇州大云寺是在隋大興國寺基礎上修建的。與此同時,重新奉安了當年隋文帝頒賜的佛舍利。銘文中稱頌武則天的話,是皇權專制時代行文的習慣用語。況且十幾年前,孟詵任鳳閣舍人時,曾因與鳳閣侍郎劉祎之議論“金碗”之事,得罪武則天而被貶臺州。孟詵不能不汲取教訓,說一些恭維的話。

    4.銘文中有“妙善”一詞,證明當時就盛傳妙善故事。銘文三、四行寫道:“夫能仁幽贊,沿圣敬以開祥;妙善冥扶,徇貞明而效彩。”大意是說,至于說到能仁在冥冥中佐助,沿著神圣的寺院而舒展祥瑞;妙善在暗中支持和幫助,環繞正大光明的佛殿而獻出光彩。句中的“能仁”是釋迦牟尼的漢譯名;而下句與之對舉的“妙善”,必然是指中國化了的妙善菩薩。妙善故事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中國化佛教故事,是觀音信仰中國化的標志。史料表明,隋唐以前民間就有妙善故事傳說。隋朝的文獻皇后就被稱為妙善菩薩。據《隋書·列傳第三十四》記載,仁壽中(601-604),文獻皇后崩。著作郎王邵上言曰:“伏惟大行皇后盛德仁慈,福壽禎符,備屬秘記,皆云是妙善菩薩。”《北史》中亦有同樣的記載。武德七年至貞觀九年(624-635)間,高僧道宣托言與天神對話,敘述妙善觀音示現人間修行得道的事跡而成傳。公元694年,孟詵在銘文中提及妙善。5年后,即武周圣歷二年(699),道宣律師的弟子義常追記道宣生前口授之《香山大悲菩薩傳》以文本形式流傳于世。說明這一時期妙善故事已普遍流傳,并逐漸趨于定型化,也說明了《香山大悲菩薩傳》的出現絕不是偶然的。(胡吉祥)【原標題:孟詵與涇川大云寺】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平頂山日報 2013-06-1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