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公鼎
應公鼎為應國墓地出土文物,屬淺腹盆鼎,高26.6厘米,口徑26.3厘米。從形制、紋飾等判斷,該鼎屬西周晚期祭祀用器,屬國家二級文物。
應公鼎器腹內壁一側,鑄有銘文16個字:“公作彝簟鼎武帝日丁子子孫孫永寶”。“公”即“應公”,為兩周之際應國某代諸侯之自稱。整篇銘文的大意為:應國國君做了一件禮器,用來祭祀日名為丁的周武王,并祈求自己的子孫后代能夠永世珍視。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記富辰之語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管、蔡、、霍、魯、衛、毛、聃、郜、雍、曹、滕、畢、原、酆、郇,文之昭也;、晉、應、韓,武之穆也;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上引26國,是周初封建中最為核心也最為可信的姬姓諸侯國,其中“應”為“武之穆”,也就是武王之子就封于應地者。由此而論,其祭祀體系中應該有始封君之所出的周王,也即武王,他們鑄器祭奠周武王,完全是講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