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三門峽 >> 歷史傳說 >> 傳說賞析 >> 瀏覽三門峽

上官婉兒創唐詩抒寫性情先河 唐玄宗為她出詩集

2014/12/31 11:46:03 點擊數: 【字體:

上官婉兒創唐詩抒寫性情先河 唐玄宗為她出詩集

上官婉兒畫像

  今天的人們對唐詩有這樣一句評價,那就是“只能被模仿,無法被超越。”的確,作為中國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唐朝的詩歌是中國詩歌無法逾越的頂峰。也正因為如此,在那個詩人名家輩出、佳作不可勝數的年代,因為李、杜等偉大詩人的光芒太過耀眼,星光璀璨之下,許多優秀詩人淹沒其中,變得不太為后人所熟知。

  上官婉兒和她的爺爺、上官儀就是這樣的詩人。

  美麗和才華,上官家族的優秀基因

  雖然今人已經無法確知上官婉兒的五官容貌,但是在各種版本中的傳說中,她的美貌都是不容置疑的。而事實上,她的美麗是有家族遺傳的,因為她的祖父、上官儀在當時也是著名的帥哥。有記載說,上官儀當年騎馬上朝,經過長安城時,俊美的形象和名士的氣度驚動了整座長安城。

  上官婉兒從她的爺爺那里繼承到的另一項家族遺傳,就是她的詩才。

  “脈脈廣川流, 驅馬歷長洲。鵲飛山月曙, 蟬噪野風秋。”這首名為《入朝洛堤步月》的詩就是上官儀所作。據劉餗的《隋唐嘉話》記載,唐高宗“承貞觀之后,天下無事。儀獨持國政。嘗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轡”,即興吟詠了這首詩。當時一起等候入朝的百官僚們在一旁看著,只覺得上官儀不僅“音韻清亮”,而且氣度非凡,“望之猶神仙焉”。作為百官之首, 這首詩是寫他在東都洛陽皇城外等候入宮朝見時的情懷,但是顯然他的等還是顯得那么與眾不同。

  上官儀的詩,有意擺脫了當時從類書掇拾辭藻的陳規舊習,而是注重對景物的細致體察,自鑄新詞以狀物色;再通過物色的動態變化,寫出情思的婉轉,從而構成情隱于內而秀發于外的詩境。這種筆法精細而秀逸渾成的詩作,把五言詩的體物寫景技巧大大地推進了一步,成為人們模仿取法的一種新的詩體——“上官體”。

  堪憐詠絮才,唐玄宗為她出詩集

  上官家族的詩才基因到了上官婉兒這一代,依舊那么璀璨輝煌。據記載,上官婉兒14歲時就能依題做詩,須臾即成,而且文意通暢,辭藻華麗,語言優美,真好像是夙構而成,于是武則天龍顏大悅,將她帶在身邊。上官婉兒的才華,令她擺脫了“罪奴”的悲慘境遇,卻又在踏進宮廷的同時,走上了一條更為兇險的不歸路。

  上官婉兒不僅自己愛詩,還十分愛惜有才華的詩人。據《新唐書》記載,上官婉兒多次慫恿唐中宗設立修文館,最終達成此事,從此,大召天下詩文才子,同時也邀請朝中善詩文的大臣入駐。然后,上官婉兒就拉著唐中宗與韋皇后、安樂公主,與修文館的才子們一起宴飲游樂,賦詩唱和,連流竟夕,醉不思歸。當然,宴會上唐中宗、韋后和安樂公主要交的詩,都由上官婉兒一人代勞,但是數詩并做,仍然無損于上官婉兒詩作的優美。據記載,當時只要上官婉兒做出一首新詩,就會很快被人們傳誦唱和。

  公元710年,李隆基起兵,剿滅了韋后一黨。因為與韋皇后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關系,上官婉兒也在這張黑名單之上。然而,上官婉兒令人難以忽視的文采才華,卻令李隆基在殺死她之后很快就后悔了。于是,唐玄宗又找來張說,大力收集上官婉兒的詩歌,然后專門為她出了二十多卷的詩集——《唐昭容上官氏文集》。

  在這部詩集的序文中,張說對上官婉兒進行了高度的評價:“明淑挺生,才華絕代。敏識聆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云飛,成同宿構。古者有女史記功書過,復有女尚書決事言閥,昭容兩朝兼美,一日萬機,顧問不遺,應接如意,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媼,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

  只可惜這部詩集后來已經散佚殆盡,只有《全唐詩》留存了上官婉兒遺詩32首。

  詩中讀人

  她開創唐詩抒寫性情的先河

  上官婉兒是唐代杰出的才女,她生逢武后、中宗兩朝,對于李唐王朝人物政治上的是是非非,筆者難以說得清楚。筆者本文要說的是作為一代杰出才女上官婉兒在詩歌創作上的超卓才華及其對文學事業的貢獻。

  促進五言律詩的定型

  《全唐詩》收錄她的詩歌有32首之多,品讀這些詩作,我們首先感覺到她的詩歌題材內容相比其他宮廷詩人有了明顯的拓展,除了一些宮廷應制的詩作,還有一些旅行記游之作,特別是那些抒寫個人情懷的作品,回歸了詩歌的屬性,擺脫了宮廷詩感情貧乏、裝模作樣的流弊,開創了唐詩由歌功頌德走向抒寫性情的先河。

  例如《彩書怨》這首詩: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余。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這完全是普通女子的相思之作,再無宮廷詩的一絲痕跡。詩的首聯由秋風落葉引發情思,“思君”二字點明主旨。頷聯繼以“香被冷”、“錦屏虛”寫離居之苦悶,兼以“露濃”、“月落”之景物烘托苦情,景與情密合無垠。頸聯以“江南”、“薊北”之措辭感嘆夫婦相距之遙遠,與首聯“萬里”相呼應,無心奏江南之樂曲,貪封薊北之書信,感情真切,描寫生動。尾聯收結全篇之情緒,出一“悵”字有如畫龍點睛。感傷夫婦離別是人間共有的情感,所以能夠引發讀者的廣泛共鳴。如果我們再從形式格律角度對此詩加以審視,就會發現這是一首完全成熟的五言律詩。從聲律來看,用的是首句仄起平收式,全詩八句皆為律句,而且符合粘對規則。從押韻上看,初、余、虛、書、居五個韻字,是屬于平水韻上平聲六魚韻,無一處出韻。從對仗上看,中間兩聯使用了對仗,而且十分工整。這些說明,作者是精心于格律推敲的。

  上官婉兒生活的時代,是五言律詩漸趨定型的時代,文學史書本上強調了杜審言、沈佺期、宋之問等詩人在五言律詩的定型上起到了作用,今天看來,遺漏了對上官婉兒的評價。此外,上官婉兒還寫了一些山水詩,這些詩作描寫了登臨山水的觀感,大都詞清氣秀,明麗可喜。

  使吟詩作賦成為風氣

  除了詩歌創作上的成績,上官婉兒還在促進初唐時期文學事業的發展上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宗時期,上官婉兒勸說中宗設置昭文館學士,廣泛招攬詞學之士,舉辦賜宴游樂、賦詩唱和的活動,有力地促進了當時的詩歌創作。武平一在《景龍文館記》一文中高度評價了上官婉兒此舉的意義:“至幽求英俊,郁興辭藻,國有好文之士,朝無不學之臣,二十年間,野無遺逸,此其力也。”

  中宗還時常舉辦詩歌擂臺賽活動,讓上官婉兒擔任評定官,對于奪魁者賞賜厚重。從此朝野上下吟詩作賦,蔚成風氣。據計有功《唐詩紀事》記載:中宗曾于景龍三年正月晦日游長安附近的昆明湖,即興賦詩,命群臣各應制一首。由上官婉兒從這些詩作中挑選一首作為新翻御制曲詞。上官婉兒登上彩樓,把落選的詩作一紙又一紙地扔了下去,最后只剩下沈佺期、宋之問的詩作。又過了一會,把沈佺期的詩作也扔了下去。然后她評論說:“二詩工力悉敵,沈詩落句云:‘微臣雕朽質,羞睹豫章材。’蓋詞氣已竭。宋詩云:‘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猶陟健舉。”沈乃服輸,不敢復爭。上官婉兒倡導健舉詩風,貶抑衰微詞氣,這種文學主張有利于剛健闊大詩風的形成,它昭示著盛唐詩歌健美足音的到來。(韓成武)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華聲在線(2014-12-3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