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靈寶市陽平鎮(zhèn)有兩個村子隔河相望,一個是東常村,另一個是西常村。農(nóng)歷正月十一到十六,是兩村約定俗成的耍社火時間。起社火的順序為東起西落,即東常村先耍,社火隊到對方的村子里邊舞邊罵。然后,西常村在第二天再返回頭來耍。這樣一替一天交叉進行,至正月十六結(jié)束。到了春節(jié)耍社火的時候,兩村相互對罵,不讓不饒。雖然罵得臉紅脖子粗,罵聲此起披伏,但雙方卻從來不翻臉,不氣不惱。此俗在兩村世代相傳,至今仍存。
罵,自始自終貫穿在出動社火的每個回合之中。罵,成了烘托氣氛的挑戰(zhàn)形式。罵的內(nèi)容,不外乎是貪贓枉 法、欺壓百姓、偷盜犯罪、奸情淫穢。有的是揭露黑暗,有的是捕風捉影。罵家可以任意開口罵,聽家是洗耳恭聽,絕不還口。被罵到的人呵呵笑,被罵得越狠越歡喜。
罵社火的四個特點
東常、西常兩個村罵社火,最大的特點是在數(shù)量上、質(zhì)量上、意境上、貼切上壓倒對方,勝過對方,促進發(fā)展,增進和諧,它突出了四個特點。
斗文(比文)
斗文包括出牌子、后場子(罵陣隊)。
出牌子。每座桿上根據(jù)內(nèi)容都有一個紙牌,牌上寫一個成語或四字詞語,首牌用哪個字開頭,尾牌必須用哪個字結(jié)尾,首尾貫通,名曰“一線穿”。講究從數(shù)量上、貼切上、意境上、寓意上壓倒對方。
后場子(罵陣隊)。要求吐字清楚、聲音洪亮、押韻順口、幽默巧妙。講究從內(nèi)容上、口才上、順口上、巧妙上壓倒對方。
斗武(比武)
斗武主要是比試探馬的彪悍和敏捷,比試鑼鼓的威武和和諧,比試陣容的完整和雄壯,講究從矯健和強悍上壓倒對方。
斗巧(比巧)
斗巧主要是比誰彩桿捏得細致端正、造型優(yōu)美,比花鼓的華麗精巧,比彩船、彩龍的形象逼真,比竹馬雜技的生動活潑等,講究從藝術(shù)精巧上壓倒對方。
斗富(比富)
斗富主要是比誰彩桿上孩子的衣飾華麗,比彩車上裝飾珍貴,比參演人員衣著鮮艷、得體等,講究從富有程度上壓倒對方。
這種大俗大雅完美結(jié)合的社火被譽為“天下奇俗罵社火”,2007年還被評為河南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