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绖從戎
2013/9/24 17:07:5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典源:《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釋義:墨:黑色;绖:古時喪服中圍在頭上和腰間的散麻繩;從戎:從軍。指在守喪期間從軍作戰。
公元前638年,晉文公繼位后逐漸稱霸中原。公元前627年,晉文公剛死,稱霸心切的秦伯不聽秦國元老蹇叔和百里奚的勸阻,派大將孟明視、白丙乙、西乞術率兵3000余人、車300乘伐鄭。秦師行至滑國(今偃師市東),正巧遇到西去周都的鄭國商人弦高。弦高怕鄭國受害,獻牛與秦師,說鄭國已得知秦伐鄭的消息,鄭已做了防御準備。秦師三將覺得去了無甚好處,就地滅了滑國。這一來,卻激怒了晉國。因為滑國是晉國的東南邊邑,受晉保護,這種“打狗”不看主人面的作法,引起晉襄公的不滿。他顧不得為其父晉文公發喪,將兵戎作為“君命大事”,讓兵士在喪服上罩上黑紗,會合西戎,發兵埋伏于崤(今陜縣硤石一帶)。秦師滅滑后,滿載而歸,行至崤陵,被晉師一舉殲滅。孟明視、白丙乙、西乞術等皆成了晉國的俘虜。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