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公元664年-公元710年),又稱上官昭容,唐代女官、女詩人、唐中宗昭容,陜州陜縣(今屬河南三門峽)人,上官儀孫女。上官儀獲罪被殺后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奴,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唐中宗時,封為昭容,權勢更盛,在當時的政壇、文壇有著顯要地位,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在此期間主持風雅,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一時詞臣多集其門。710年,臨淄王(即唐玄宗)起兵發動唐隆政變,與韋后同時被殺。
上官婉兒自幼聰慧,《新唐書》本傳載其年十四,就因才華橫溢而得到武后的重視。她才思敏捷,常常代帝后、長寧、安樂兩位公主同時賦詩,且能做到“眾篇并作而采麗益新”。唐玄宗曾下令匯集她的詩文,撰成《唐昭容上官氏文集》二十卷,詔燕國公張說題篇,惜已散軼。《全唐詩》中現存詩三十二首,按內容可分為三類:抒情述懷、應制奉和、出游紀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