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三門峽 >> 傳統文藝 >> 三門峽曲藝 >> 瀏覽三門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故事

2016/8/12 18:09:24 點擊數: 【字體:

 
故事
 

    故事,講故事是靈寶、陜縣一帶歷史上活動廣泛的一個曲種,沒有任何樂器伴奏,單靠明白曉暢的口語講述,佐之以舉止表情,使聽者如癡如呆,出神入化。現流傳于各縣、區的無數離奇的神話傳說、故事笑話,便是民間口頭傳下來的。
   
    講故事的名稱,各地叫法不同,陜縣稱為“賣白”(音拍)。講離奇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者,稱為“侃涼傳”。盧氏則稱之為“說瞎話”、“說白書”,靈寶稱之為“噴訓子”、“坐道”。講得出色者,群眾稱他為“噴家”。這種噴家通曉古今許多故事,生活豁達樂觀,愛趕集上會,遇見熟人,便就地繪聲繪色地講起故事,招引許多人圍聽。聽眾越多,證明“噴”者技藝高超。“噴”完即散,分文不要,只圖個快活。中華民國時期靈寶縣尹莊廟會上一“噴家”(靈寶陽店李起鳳)“噴訓子”,竟把看戲觀眾吸引到自己周圍,眾人稱“噴家把戲贏了”。

    講故事場合極多,田間地頭勞動休息時,逢年過節親朋相聚時,冬春農閑墻根曬太陽時,漫漫長夜窯洞里促膝而坐時,等等都以“侃涼傳”、“坐道”、“噴訓子”、“說白書”來取樂。由此涌現出一些故事家,即“噴家”,如陜縣宜村鄉的南國儉,靈寶縣陽店鄉的李起鳳,盧氏朱陽關的陳鳴升、宋可讓等,各名傳一方。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各縣文化館把講故事活動作為一項重要民間藝術活動進行輔導。市直(今湖濱區)、陜縣、靈寶、澠池、盧氏文化館均曾培訓故事員,組成文藝小分隊下鄉講故事,并為各廠礦、農村、學校培訓故事員上千名。故事多為近、現代題材,如《白求恩的故事》、《雷鋒的故事》、《甲午風云》、《孫中山》等。1973年原市文化館自編《金雞嶺》,陜縣自編《公路拉車》、《只生一個好》,組織演員赴洛陽地區參加故事會演說.取得好評。1974年,原洛陽地區文化局在宜陽、靈寶兩次舉辦“新故事員講習班”,三門峽市各縣均派出文化館干部和農村故事員參加。后來,各縣又辦故事員培訓班多期,于是講新故事活動在城鄉廣泛展開,大批新故事員活躍于部隊、廠礦、農村各個俱樂部、文化室、大小舞臺、會議講臺等。由此產生一批優秀新故事手,如靈寶文化館的張仲芝,澠池文化館的張蘭雋、盧氏農民故事員任紅生、崔淑珍等。靈寶縣的故事隊,還應邀請到洛陽、盂津、新安、臨汝等縣市獻藝,并慰問各地駐軍,影響頗大。
 
    1979年9月,三門峽發電廠和印染廠故事員參加河南省故事會,講的書目《奪狀元》獲創作獎。1983年市文化館在市場舉辦“曲藝故事會”,任玉霞、張小蘭、潘照俠合講的故事《山鳳遇險記》深受群眾歡迎,河南電視臺曾錄相播放。之后廠礦、學校在文藝晚會上,常有講新故事活動。而農村民間的講故事活動仍多以傳統方式進行。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山東快書上一條:相聲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