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商丘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商丘

王昌齡與商丘

2013/12/2 11:22:16 點擊數: 【字體:

王昌齡與商丘
取意王昌齡《出塞》的畫作


    最近一年來,我一直在為建設“漢梁文化研究中心”準備材料,此“中心”擬建設成為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梁國文學不僅名重西漢,而且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西漢以后歷代文人墨客都把梁園作為向往之地,追思梁園勝跡,寫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謝惠連的《雪賦》、李白的《梁苑吟》、杜甫的《遣懷》等都很知名。李白居梁園達10年,有關梁園的詩篇有15首之多。高適客居宋州20年,在宋州創(chuàng)作的詩歌多達69首。這中間,還有一個詩人挑動了我的神經,他就是被稱為“七絕圣手”和“詩家天子”的邊塞詩人王昌齡(698-757年)。

    王昌齡與李白、高適都是關系極好的詩友,又因其詩名遠播,因此當時很多名人都與之交誼深厚。李白、高適之外,孟浩然、辛漸、李頎、岑參、王之渙、王維、儲光羲、常建等都與他有交往。王昌齡中進士后為校書郎,出為江寧令,后因“不護細行”,被貶為龍標尉,所以世人稱之為“王江寧”、“王龍標”。王昌齡被貶后,李白十分同情,亦見王昌齡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清初商丘“雪苑六子”之一、著名詩人、書畫家宋犖在其《漫堂說詩》中認為:“太白、龍標,絕倫逸群,龍標更有‘詩家天子’之號。”這大概是對王昌齡最高評價了。

    王昌齡的詩最為大家耳熟能詳的一是《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二是《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但就是這位“七絕圣手”、“詩家天子”,卻死在了譙郡太守(一說濠州刺史)閭丘曉的手里。最后為王昌齡報仇的人名為河南節(jié)度使張鎬,實為王昌齡的詩友高適。這事又與安史之亂時的商丘有關。

    755年11月,安史之亂起,許遠、張巡死守睢陽、雍丘(杞縣)、寧陵,至756年12月,多次打退叛軍的進攻。757年1月,叛將尹子奇率13萬大軍大舉進攻睢陽,3月,重圍睢陽城,至7月,睢陽城內糧草絕盡。河南節(jié)度使張鎬聞睢陽圍急, 率兵日夜兼程,趕往睢陽救援,并同時傳檄浙東李希言、浙西司空襲禮、淮南高適、青州鄧景山四位節(jié)度使以及譙郡太守閭丘曉,共同發(fā)兵救援睢陽。張巡也派南霽云出城求援。10月,睢陽城破,張巡、許遠、雷萬春、南霽云壯烈殉國。睢陽城陷后三日,張鎬大軍趕到,把正要進犯江淮的尹子奇打得大敗,收復睢陽。

    在這血與火的戰(zhàn)斗中,757年,詩人王昌齡在返鄉(xiāng)途中經過譙郡時,被譙郡太守閭丘曉所殺。對此,《新唐書》載云:(王昌齡)貶龍標尉,以世亂,還鄉(xiāng)里。為刺史閭丘曉所殺。

    一代名家,就這樣結束了他的人生之旅,終年60歲。閭丘曉為何殺害王昌齡,史書無記載。而今我揣測,約有兩點原因。一是如前述王昌齡“不護細行”,即不拘小節(jié)。王昌齡在江寧任內已被羅列出兩大罪狀:一曰“好酒貪杯”,二曰“不守本職”,導致被貶龍標尉。平心而論,唐人多有“不護細行”的毛病。陳寅恪的《元白詩箋證稿》中亦謂唐人輕狂,不護細行、不矜小節(jié)的絕非王昌齡一人。二是閭丘曉“素傲很”。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二“王昌齡”名下,有一句發(fā)人深思的話:“以刀火之際歸鄉(xiāng)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忌而殺”三字,道出了王昌齡的死因。王昌齡“不護細行”、“好酒貪杯”,不把閭丘曉放在眼里,這就觸犯了閭丘曉的“禁忌”。閭丘曉“素傲很”,同時也嫉妒王昌齡的詩才與名氣。在這傲慢性格和陰暗心理驅使下,閭丘曉認為王昌齡只是一被貶小官,天下大亂,朝廷自顧不暇,殺他和殺任何一個販夫走卒一樣簡單。于是悲劇發(fā)生了,一代詩杰人頭落地。但是后來有人為他報仇,這個人就是河南節(jié)度使張鎬。

    關于張鎬殺閭丘曉一事,《資治通鑒》亦有記載:張鎬聞睢陽急,倍道亟進。檄浙東、浙西、淮南、北海諸節(jié)度使及譙郡太守閭丘曉,使共救之。曉素傲很,不受鎬命。比鎬至,睢陽城已陷三日,鎬召曉杖殺之。

    《新唐書》的記載很有意思:張鎬要殺閭丘曉,閭丘曉乞求不能殺自己,理由很傳統(tǒng),也很人性孝道:家有老母無人奉養(yǎng)。張鎬回答:“王昌齡的母親誰來養(yǎng)活?”這一聲斷喝,令閭丘曉頓時“默然”,他啞口無言。他知道自己做過的孽,知道報應來了,于是殺王昌齡的人終于被“杖殺”。

    張鎬“杖殺”閭丘曉的理由,《新唐書》說是“兵大集,曉最后期”,閭丘曉來的最晚;《資治通鑒》說是“曉素傲很,不受鎬命”。實際上,睢陽城被圍時,周圍很多唐朝將領為自保多不出兵,如賀蘭進明屯據臨淮,許叔翼、尚衡在彭城,皆觀望而不肯救援。實際上,張鎬“杖殺”閭丘曉,主要還是因為閭丘曉殺害了王昌齡,他要為王昌齡報仇。

    也有人認為,為王昌齡報仇的人實際上是高適。唐范攄《云溪友議》上卷《嚴黃門條》有這樣一句話:“章仇劍南為陳子昂雪獄,高適侍御為王江寧伸冤,當時擁為義士也。”高適和王昌齡,不僅同被稱為“邊塞詩人”,而且留有“旗亭畫壁”的佳話。根據王昌齡與高適的關系及文人之間的惺惺相惜,時已被任命為淮南節(jié)度使的高適,在張鎬面前狠狠地墊了閭丘曉一磚,張鎬也因為王昌齡報仇而留得美名。我在想,不論這位“義士”是張鎬還是高適,我們都要對之深深鞠躬拜謝。“王昌齡的母親,誰來養(yǎng)活?”這一聲斷喝,替天下蒙冤受屈的讀書人出了一口惡氣。

    翻檢歷史,看到王昌齡和商丘有此關系,這又讓我對商丘歷史的博大厚重肅然起敬。李可亭 【原標題:王昌齡與商丘】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商丘網—商丘日報 2012-03-16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漢宋兩位文化大家的默契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