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商丘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商丘

莊——采用謚號命名的姓

2015/8/19 17:27:20 點擊數: 【字體:


    莊zhuāng——采用謚號命名的姓
莊——采用謚號命名的姓

    宋、元之際史學家胡三省說:“莊氏有出于宋者,《左傳》所謂戴、武、莊之族是也;有出于楚者,楚莊王后莊蹻是也。”據此可知,莊姓形成于春秋時期,來源有二:一為宋莊公的后代,一為楚莊王的后代,都是以祖輩謚號作為姓氏的。此外,據廣東大埔茶陽《莊氏族譜》記載,莊氏還有一支是魯莊公(都今山東曲阜,前693年至前662年在位)之后,也是以謚為氏。因此說未見姓氏古籍記載,故不詳述。

    宋國是西周初期分封、由殷紂王的哥哥微子啟建立的諸侯國,都城在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微子啟卒,立其弟衍,是為微仲,微仲卒,子宋公稽立,以后世代相傳;至第16位國君名馮,是宋穆公的兒子,公元前710年至公元前692年在位,死后謚號為“莊”,史稱宋莊公。宋莊公的孫輩中,有的以祖父的謚號為姓氏,就是莊氏。因宋國為子姓,都商丘,故此支莊氏源于子姓,形成于河南商丘一帶。

    楚國是古帝顓頊玄孫陸終第六子季連的后代,為羋姓,始祖叫鬻熊。楚莊王名侶,是楚穆王的兒子,公元前613年至公元前591年在位,曾為春秋時的霸主,“莊”是他的謚號。楚莊王的后代,有的以他的謚號為姓氏,形成又一支莊氏。因楚莊王時國都在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紀南城),故此支莊氏形成于湖北江陵一帶。

    春秋時期,齊國(在今山東北部)有莊賈,事景公(前547——前490在位)為大夫;楚國(在今湖南、湖北一帶)有莊善;宋國(在今河南商丘一帶)有大夫莊朝、莊革。戰國時期,有越國(都城在今浙江紹興)人莊舄(xì),在楚國做官;楚國有大將莊蹻(jué),一作莊豪,頃襄王二十年(前279年)左右,率軍通過黔中向西南進攻,越過且蘭、夜郎,直到滇(今云南滇池附近),后因黔中被秦攻占,與楚交通斷絕,就在滇稱王,號莊王。《史記·西南夷列傳》說:“莊蹻者,故楚莊王苗裔也。”又,戰國時莊道(今四川榮經縣一帶)有岷山莊王,也是莊姓。于此可見,莊姓在先秦時期除在其起源地發展外,還有遷入今浙江及云、貴、川等地者。

    秦末漢初有莊不識,以騎將入漢,曾與項羽作戰,以功封武強侯;其孫莊青翟,漢武帝時曾任丞相。這說明西漢時已有莊姓居住在今陜西西安一帶。東漢第二位皇帝漢明帝姓劉名莊。為了避劉莊的名諱,凡人名地名之“莊”皆改為嚴,莊姓也被改為嚴姓,直到魏、晉時期,才有部分人恢復本姓而為莊氏。此即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所云:莊氏“因避后漢明帝諱,遂改為嚴氏;魏、晉之際有復本氏者,故有莊、嚴二氏行于世”。正是由于這種原因,自東漢到隋代的幾百年間,史書上很少有莊姓人物出現。《姓氏考略》稱,莊氏“望出天水、會稽、東海”,意思是莊氏較長時期居住在這些郡,人才輩出,為當地所仰望。其中,天水郡在今甘肅天水一帶,為西漢元鼎三年(前114年)置;會稽郡為秦置,治所在今江蘇蘇州市,東漢移治今浙江紹興;東海郡為秦置,治所在今山東郯城縣北。結合莊氏演變史分析,《姓氏考略》所云“望出”,當指莊氏秦、漢時的郡望。

    唐代,中原莊氏曾兩次向福建遷徙:一是唐初光州固始(今屬河南)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開辟漳洲,有莊姓將佐隨同前往,在當地安家落戶;二是唐末固始人王潮、王審知率起義軍入閩,有固始人莊森隨同前往。據廣東大埔茶陽《莊氏族譜》記載,莊森,字文盛,卜居泉州永春縣蓬萊山下,娶林氏,生4子:韋、章、中、申。莊韋、莊申居桃源,莊章、莊中居惠安。莊申10世孫莊彌吉有2子:長子祐孫遷居晉江,次子禧孫遷居雷州海康縣。莊祐孫有5子:長子公哲居同安,二子思齊、三子公茂均居青陽,四子公望居漳州長泰縣,五子公從于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年)由福建晉江遷居廣東潮陽龜山奎洋開基。莊公從11世孫莊一中,于明代由潮陽遷居福建龍巖開基,傳4世有莊欽若,又自龍巖遷廣東大埔神泉(茶陽)開基。閩、粵莊氏從清朝康熙時開始,陸續有人渡海到臺灣,后又有人移居東南亞一些國家。

    古代有突出貢獻的莊姓人物是戰國時哲學家莊子。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縣東北)人,做過蒙地方的漆園吏,家貧,但拒絕了楚威王的厚幣禮聘。他繼承和發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強調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認有神的主宰,其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他所著《莊子》一書,亦稱《南華經》,為道家經典之一,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此外,清代乾隆年間有臺灣農民起義首領莊大田,還有經學家、常州學派的開創者莊存與;現代有化學家莊長恭;泰國有裕益集團負責人莊育民、莊育燦兄弟,擁有財富約14億美元,被列入“世界華人億萬富豪榜”。莊姓的堂號為“錦繡”。

    在莊氏家族史上,有一起極其不幸的事件,就是清順治、康熙時莊廷鑨為著書而遭文字獄。莊廷鑨系浙江湖州人,因招集學人編輯《明書》,稱清太祖努爾哈赤為建州都督,不書清帝年號,而書隆武、永歷等南明年號,被知縣吳之榮告發,遂成大獄。當時,莊廷鑨已死,被挖墓焚骨,其父莊允城在監獄中因饑寒而死,其弟莊廷鉞被戳,莊氏家屬和為書寫序、校閱、買書、賣書、刻字、印刷的人,以及地方官吏,牽涉而死者達70余人,婦女被流放盛京(今遼寧沈陽)與披甲人為奴。

    莊姓在當今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華姓氏中排名第138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093%,分布較廣,在南方人中較為常見,以廣東、江蘇、浙江、臺灣居多,這4省莊姓約占全國漢族莊姓人口的60%;在臺灣為第23大姓。

    莊姓不僅是漢族常見姓,而且也是臺灣土著、回、滿等民族的姓氏。此外,日本侵占臺灣時期,臺灣的莊姓曾被迫改用莊、古莊等日本姓,直到1945年臺灣光復后,才正式恢復原來的莊姓。作者:謝鈞祥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