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niú——源于子姓宋國的姓
西周初期由殷紂王的哥哥微子啟在商丘(今河南商丘南)建立的子姓宋國,傳至第12位國君宋武公(公元前765年至公元前748年在位)時,同族(子姓)有個叫牛父的人任司寇,稱為司寇牛父。當時,居住在今山東中部濟南北的狄族,有一支叫鄋(sōu)瞞,出兵襲擊宋國。宋國司徒皇父、司寇牛父等率宋兵抵御,在長丘(今河南封丘縣西南)被狄軍打敗,牛父戰死(《左傳·文公十一年》追記有此事),他的子孫以他的字作為姓氏,便是牛氏。對此,唐人林寶《元和姓纂》說:“牛,宋微子之后司寇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為氏。”北宋的《廣韻》“牛”條說:“又姓,出隴西,本自殷,周封微子于宋,其裔司寇牛父師敗狄長丘,死之,子孫以王父字為氏。”
又據《隋書·牛弘傳》記載,隋朝吏部尚書牛弘,安定(今甘肅涇川北)人,本姓尞(liáo),其父允為北魏侍中,賜姓牛。這是說牛氏有一支系尞氏所改。南宋鄧名世《古今姓氏書辨證》說:“尞,本姓牛氏,魏將軍牛金為司馬宣王所殺,子元定避難安定,改姓尞氏。”牛金是三國魏后軍將軍,因當時有“牛與馬,共天下”之讖語,為司馬懿所忌,被以毒酒殺害。牛金的獨生子牛元定避難逃到安定,改姓尞氏。于此可知,牛氏曾一度改為尞氏,歷時約200多年,又恢復為牛氏。
先秦時期,牛氏已有人離開宋國,去其他諸侯國做事或做官。春秋時晉國(都今山西曲沃西北)有牛談,為趙簡子家臣,有勇力。戰國時,秦國(都今陜西咸陽東北)有大儒牛缺,去邯鄲途中遇盜,盡取其衣裝車牛,他毫無憂吝之色。盜追問其故,他說:“君子不以所養害其養。”趙國烈侯(都今山西太原東南)時有賢士牛畜,烈侯以為師;武靈王(都今河北邯鄲)時有將軍牛翦。
漢代,牛氏發展至今甘肅省境。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載:“漢有牛崇為隴西主簿,馬文淵為太守,羊喜為功曹,涼部云:三牲備具。”隴西郡治所在狄道縣(今甘肅臨洮)。西漢末有狄道人牛邯,為割據隴西的隗囂之將,有勇力,才氣雄于邊陲,后降東漢光武帝劉秀,被任為護羌校尉。《新唐書·宰相世系》說:“漢有牛邯,為護羌校尉,因居隴西。”
牛崇、牛邯的子孫,繁衍發展,后在隴西郡形成望族,并有一支徙居安定(今甘肅涇川北),再遷至鶉觚(今甘肅靈臺)。《貞觀氏族志》(敦煌殘卷)所列“隴西郡八姓”第二為牛氏,說明直到唐代隴西郡仍是牛氏的郡望。
唐代以后,牛氏的分布地更廣,今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浙江、安徽等省的許多地方都有牛氏的聚居點。成書于北宋初的《百家姓》,將牛姓排在第310位。清代,牛氏有移居臺灣者,后又有人去海外謀生,僑居于新加坡等國家。
上面提到的隋朝安定人牛弘,隋初為秘書監,上表請開獻書之路;在任吏部尚書時,選人先德行而后文才,所選之人多能稱職;他擅長文學,通律令,曾受命主撰《大業律》十八篇五百條。唐代,鶉觚牛氏出了兩位宰相,一位是牛仙客,初為縣小吏,清勤不懈,唐玄宗時官至宰相;一位是牛僧孺,曾在穆宗、文宗時任過宰相,敬宗時封奇章郡公,他與李宗閔等結為朋黨,和以李德裕為首的朋黨斗爭將近40年。南宋時有抗金名將牛皋,抗元名將牛富。牛皋,汝州魯山(今屬河南)人,出身射士,在京西一帶聚眾抗金,后從岳飛為副將,收復隨州、襄陽,又從岳飛進軍中原,直抵黃河沿岸,后任荊湖南路馬步軍副總管,被秦檜使人毒死。今浙江杭州西湖有牛皋墓。牛富,霍丘(今屬安徽)人,度宗時任侍衛馬軍司統制,守襄陽五年,后移守樊城,城被元軍攻破,他巷戰不屈,身受重傷,投火而死。明末有李自成起義軍謀士牛金星,河南盧氏(一說寶豐)人,深得李自成信任;起義軍入北京后,他以宰相自居,傾軋弄權;西撤時讒殺李巖,破壞起義軍內部的團結,后叛降清朝,F代有山西壺關人牛保才,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役中,冒著激烈的炮火搶接電話線,讓電流通過自己的身體,保證了通信聯絡,直到壯烈犧牲,被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二級英雄”稱號。于此可見,牛姓是個名人輩出的姓氏。
牛氏的堂號主要有隴西堂、太史堂。隴西堂:隴西郡是牛氏的郡望所在,即牛氏在這里人丁興旺,英才輩出,為當地所仰望,牛氏以郡望為堂號,即“隴西堂”。太史堂:源自唐朝人牛鳳及。牛鳳及是隋朝安定人牛弘的曾孫,撰有《唐書》一百一十卷,始自唐高祖武德年間,終于唐高宗弘道年間。因修國史系太史令的職責,故其后裔以“太史堂”為堂號。此外,牛姓的堂號還有大雅堂、惟明堂等。
1996年10月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將牛姓列為當今中國第113大姓,稱其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14%。2006年1月11日《人民日報》報道的新的百家姓次序將牛姓列在第98位,但未公布其占人口的百分率。牛姓分布很廣,以河南為最,約占全國漢族牛姓人口的41%,山西也多牛姓,這兩省牛姓約占全國漢族牛姓人口的55%。牛姓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也是一些少數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如:明、清時云南麗江府古鼓、中江等地土把總有牛氏,為納西族;清代滿洲人有牛姓,世居沈陽,屬鑲黃旗包衣管領;今滿、藏、土、回、彝、土家、蒙古、東鄉、朝鮮等民族也都有牛姓。
牛姓起源地商丘,位于河南省東部、隴海鐵路線上,是周朝宋國都城所在地,縣南2.5公里處有宋國故城,縣西南12.5公里處的青崗寺集上,有宋國始祖微子啟墓。作者:謝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