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當代商丘 >> 真中河南人 >> 瀏覽商丘

【天南地北新商人】劉祥軍:創新是企業的生命

2012/8/1 16:16:38 點擊數: 【字體:

【天南地北新商人】劉祥軍:創新是企業的生命


●人物名片

劉祥軍,生于1970年11月,寧陵縣黃崗鄉富堂村人。1986年,高中沒畢業,16歲的劉祥軍就開始跟隨父親一起到黑龍江齊齊哈爾做皮革生意,直到18歲,連續兩年他獨自在齊齊哈爾負責發貨。 2006年后,劉祥軍獨自創業,并成立了廣州市白云區富祥皮革有限公司。

創業至今,一旦企業陷入困境,劉祥軍就想法開發新產品,而每次創新都給企業注入新的活力,企業也迅速走上發展軌道。現在,劉祥軍的公司生產的薄軟牛漆和富光牛油兩個品種的皮革供應著達芙妮、千百度、康莉和皮匠世家等知名鞋業生產廠家。

1) 16歲隨父闖商海

廣州的步云天地——環球國際商貿中心的皮鞋和皮革聞名世界,能在里面擁有一家商鋪是不少做皮鞋和皮革生意人士的夢想。

劉祥軍的總公司就在步云天地——環球國際商貿中心的3—370檔。在廣州的皮革界,只要提起“三哥”就知道是劉祥軍。“三哥” 的稱謂由來,不僅是因為劉祥軍是家中的老三,更是因為他在皮革界的影響力。

劉祥軍的老家在寧陵縣黃崗鄉富堂村。改革開放初期,劉祥軍的父親劉其巖就開辦了寧陵縣福堂皮毛加工廠,后來注冊成立了寧陵縣富堂制革總廠。

至今,在寧陵縣提起皮革加工,很多人會想到寧陵縣富堂制革總廠。

1986年,劉祥軍上高中一年級時,受父親的影響,他一心想做生意。于是,他對父親說不想上學了,剛開始,父親并不同意,但后來拗不過他,只好答應了。

1986年10月,16歲的劉祥軍跟著父親去了黑龍江的齊齊哈爾。

從商丘坐火車,劉祥軍和父親坐了50多個小時才到齊齊哈爾。下車的時候,劉祥軍的雙腳都腫了。

第一次出遠門,一切都讓劉祥軍感到新鮮。遼闊的東北大地,也讓劉祥軍心胸開闊,他想一定要跟著父親好好學習做生意。

在旅館歇了一晚上,劉祥軍的父親帶著他去了齊齊哈爾的茶畜市場。

劉祥軍的父親想讓劉祥軍先學習看皮毛的品質,然后負責驗貨、發貨。

教了劉祥軍一段時間之后,劉祥軍的父親就返回商丘老家了。自此,劉祥軍開始獨自負責驗貨、發貨了。

從父親身上,劉祥軍不僅學到了如何驗貨、發貨,最重要的是他還學到了做人的道理,“只要你誠心誠意對別人,別人也會誠心誠意地對你。”

齊齊哈爾的冬天,天寒地凍。剛開始的幾個月,劉祥軍不習慣當地的氣候,盡管穿得里三層外三層,到最后臉還是被凍爛,至今還留著疤痕。

每天劉祥軍從租住的小旅館出發到茶畜市場,然后去倉庫里驗貨,倉庫里寒冷不說,還要機械性地重復驗貨的動作,晚上一個人又回到旅館,十分無聊。但是,16歲的劉祥軍還是堅持了下來,在齊齊哈爾一干就是兩年多。

2) 商海沉浮不言敗

1988年,從齊齊哈爾回商丘后,劉祥軍的父親直接讓他和一位朋友去新疆找羊皮和牛皮的貨源。

在新疆,劉祥軍和朋友坐公交車四處找貨源,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找了十幾個地方,最終在瑪納斯縣找到了。

但是,在瑪納斯只進了一批貨,由于某些原因,劉祥軍又不得不另找貨源。最后,劉祥軍又找到了新疆和田。

在和田,劉祥軍又待了3年,只不過已經有其他人幫忙了。也是在和田期間,劉祥軍第一次感覺到做生意的不易。

1989年,從和田發了一大批貨之后,突然出現了嚴重積壓,而且貨款也收不回來。近千萬元貨款要不回來讓劉祥軍家的工廠瀕臨倒閉的邊緣,劉祥軍和家人一樣幾乎陷入絕境。

從那時起,劉祥軍也意識到,不能再單純地做皮毛貿易了,否則風險太大,“一旦對方不要貨了,就會陷入被動。”想規避風險,必須上設備進行皮革深加工。

1990年,劉祥軍的父親注冊成立了寧陵縣富堂制革總廠,開始對皮革進行深加工。當年,皮衣銷售市場十分紅火,劉祥軍和父親從中看到了商機,因而,確定了工廠生產的主產品——服裝革。

產品生產出來了,剩下的就是銷售了。劉祥軍有在外經營的經驗,所以,父親決定派他到國內最大的服裝皮革城浙江海寧,推銷自家生產的服裝革。

1990年11月,劉祥軍去了浙江海寧,四處找廠家推銷,“一般是坐摩的,聽說哪兒有需要服裝革的廠就直接過去。”后來,他找又了一本電話黃頁,一個挨一個地撥打上面的電話。

劉祥軍家生產的服裝革質量好,再加上劉祥軍的勤奮,很快就打開了市場。

到1991年8月份的時候,劉祥軍家的工廠接的服裝革訂單已經源源不斷, “從剛開始的每個月銷售七八十萬英尺到后來每個月銷售100多萬英尺。”

訂單不斷,銷售大增,劉祥軍家又當即增添了生產設備。當年,劉祥軍家的寧陵縣富堂制革總廠生產服裝革的能力在國內應該排在前10名之內。劉祥軍家皮革生意做得大不大,由此可以見一斑。

1995年下半年,服裝革銷售市場逐漸縮水,劉祥軍家的工廠接到的訂單也開始減少。

但是,劉祥軍沒有輕言放棄,他想,必須緊跟發展形勢,以避免工廠再次陷入被動的局面。他將目光轉向了當時比較熱銷的山羊皮鞋面革。

事實證明,劉祥軍的預見性是對的,從1996年到1998年,服裝革市場萎縮嚴重,再加上經濟危機,他家的工廠再次陷入了面臨倒閉的困境。

3) 堅持創新站穩腳

山羊皮鞋面革和服裝革的生產工藝不同,想做好必須了解生產中的每一道工序。

給廣州兩家生產山羊鞋面革的工廠供應半成品的時候,劉祥軍發現生產工藝是保密的,但他還是耐心地和這兩家工廠打了兩年多的交道。供貨期間,他得到了廠家的認可,也學到了生產工藝。

1999年,劉家多方籌集資金,終于上了山羊皮鞋面革生產設備。2000年年初正式投產,月生產能力超過20萬英尺,同年8月份月生產能力已經達到了70萬英尺;2001年,月生產能力將近200萬英尺。

2001年至2005年,劉祥軍家的工廠生產鞋面革的能力在全國同行業中在前5名之內。2006年,劉祥軍開始自己創業,成立了廣州市白云區富祥皮革有限公司。

創業初期是異常艱難的,適逢皮革市場疲軟不說,資金也相對匱乏。“最難的時候,公司的房租和水電費我都交不起。”劉祥軍說,公司陷入困境的時候他再次想到了創新,“一開始生產羊皮鞋面革,看到牛皮鞋面革的市場后,我就直接轉型了,還開發出了兩個新產品。”

開發出兩個新產品后,劉祥軍便接到了第一個訂單,幾家公司要了1000多英尺的皮革。只用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兩個新產品迅速占領了市場,訂貨量一下子超過了200萬英尺,每月生產的貨供不應求,產品遠銷至美國、西班牙和俄羅斯等國家。這次創新救活了劉祥軍的公司。

2008年,設備和廠房滿足不了訂貨的要求后,劉祥軍又在佛山投資建了一家公司。讓劉祥軍沒有預料到的是,2008年10月,在歐美經濟危機的沖擊下,廣州的中小型鞋廠倒閉了不少,他接到的訂單一下子被退了80%左右。

劉祥軍的公司再次陷入危機。為避免被動,他再次想到了創新產品。2009年,劉祥軍又開發出了薄軟牛漆和富光牛油兩個新皮革產品,銷售也從外銷為主轉向了內銷為主。兩個新產品一上市再次引起了轟動,劉祥軍接到的訂單猛增,每個月能銷售150萬英尺左右。

不久之后,在一位朋友的幫助下,他的這兩個新產品推銷到了達芙妮、千百度、康莉和皮匠世家等知名鞋業廠家。目前,劉祥軍的公司生產漆皮的技術水平,在國內屬于前三之列。

每一次遇到危機的時候,劉祥軍都想到了創新,在商海打拼多年,他總結出:創新是企業的生命。

“做企業,永遠不要跟在別人后面,別人生產啥你也跟著生產啥,遲早要吃虧。你要有自己的產品,讓別人跟著你走,你才能不被動。”劉祥軍認為,不同的企業都有不同的核心技術以及相應的生產設備,只有有了自己的產品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而想擁有自己的產品就必須創新,只有創新才能讓企業避免危機,并立于不敗之地。(原標題:【天南地北新商人】劉祥軍:創新是企業的生命)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商丘網—京九晚報(2012-08-0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