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許昌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許昌

葛天氏傳說:“理想之世”的悅耳回響(2)

2013/4/17 16:43:32 點擊數: 【字體:


      
    1973年冬,長葛市石固鎮崗河村一位農民在地里干活時發現了一些珍貴的歷史文物。1978年至1980年,當時的河南省博物館考古隊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先后對此地進行了5次大規模發掘,從而發現了在我國考古界具有重大價值的石固遺址。在石固遺址內,考古專家發掘出多處房基和大量石鏟、石鐮、石磨盤、石磨棒等文物。根據地質證據(碳14測量)和文物特點,考古專家認定:石固遺址的先民大致生活在新石器時代初期,文化上兼有裴李崗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特點,在時間上基本和葛天氏生活的時代相吻合。2006年,石固遺址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葛天氏的貢獻除創造樂舞之外,還有紡織和‘和諧社會’。” 楊應甫告訴記者, 遠古部落首領的名號無不跟他的發明創造有關。伏羲氏發明捕魚狩獵、神農氏發明種植五谷、有巢氏發明建造廬舍、燧人氏發明鉆木取火,他們的發明創造都隱含在名號里。葛天氏雖被后人尊稱為樂神,但他的名字卻可能源于他的另一項發明,那就是用葛纖維織布、做衣服。
   
    《黃帝內經》載:遠古時期,先人們用葛藤搭建葛棚居住、編織葛床睡眠,用葛纖維紡繩織布、編葛鞋,用葛根充饑、醫病。以葛天氏為首的部落,取葛根而食;將葛藤采集、晾曬后清除外皮,提取出纖維,編織成布,再做成衣服御寒(在石固遺址中,出土了針孔直徑只有0.1厘米的骨針,是當時人們用以縫葛衣的用具)。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茹毛飲血時代,穿衣吃飯是部落的頭等大事。葛天氏既能用葛充饑,又能用其御寒,自然受到萬民擁戴。聲名遠播后,有人稱他為上天下凡的神人,于是,“葛天氏”的稱號便產生了。也許是基于這個原因,長葛的紡織業至今仍很發達。
    
    葛天氏是傳說中的古代理想帝王,他治下的社會一直被古代君子們稱為“理想之世”。《新編二十六史》載:“葛天氏,其治世也,不言而信,不化而行。”意思是不用說什么就能得到別人的信任,不用教化就能讓眾人遵守禮法,被古人稱為“理想中的自然、淳樸之世”。可以說,他締造了中國最原始的“和諧社會”,實現了歷代先賢們夢寐以求的“熙熙自治”。
     
    在石固遺址發掘出的上千件文物中,考古學家最感到驚奇的是其中有兩個骨笛。骨笛骨質堅硬,兩端平齊,壁面中部鉆有發音孔,上面還有因手指長時間按壓、摩擦而留下的凹痕。因為有了音樂、舞蹈,在葛天氏的治理下,便有了“不言而信,不化而行”的人性淳樸、世風淳厚、睦鄰團結、和諧友愛的“理想之世”。
     
    在《桃花源記》中,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向往的理想社會是“世外桃源”,可他在《五柳先生傳》里,卻明確表示想成為葛天氏之民(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詩圣”杜甫也有詩云:“上古葛天氏,不貽黃屋憂。至今阮籍等,熟醉為身謀。”而著名才女李清照更是自謂“葛天氏之民”。歷代文人騷客仰慕之意,由此可見一斑。
  
    神話 開發保護籌劃中 

    長葛這個地名,大體上經過了長葛—長社—長葛這一歷史變遷,而通常所說的長葛縣是在隋代(公元586年)建制的,一直沿用到1993年撤縣建市。
     
    無論經過怎樣的歷史變遷,長葛都與葛天氏這一遠古時期的風云人物結下了不解之緣。至今,長葛仍現存著許多美妙的傳說和珍貴的遺址、遺跡,比較著名的傳說有“葛仙靈池傳說”、“葛村傳說”、“葛水河傳說”、“石梁河傳說”、“仙女游石固”、“玉帝鎖蛟”、“古社柏傳說”等,比較著名的遺址、遺跡有葛仙靈池、玉帝鎖蛟井、古社柏等。
    
    在長葛市城區西側的溢水河岸,草坪上聳立著葛天氏的石雕像,身披葛衣的葛天氏在春日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高大、質樸、威武、英俊。雕像下刻有葛天氏、歌八闋內容及其治世之道。長葛市文化局副局長堯同賓告訴記者,這個雕像是政府根據有關史料、依據全市人民意愿制作的,以示長葛人民永遠愛戴、思念葛天氏。其位置定在城西,是說明葛天氏故址在長葛西部(石固鎮一帶)。
    
    長期以來,由于年代過于久遠、缺乏專門的保護經費等因素,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歌舞藝術,葛天氏歌舞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原有的傳承人要么已經作古,要么年事已高,藝術傳承上出現了嚴重的青黃不接現象,使其存在消亡的危險。因為缺乏充足的經費,該市文化部門和許多有識之士關于研究、搶救、保護、開發葛天氏傳說的好想法難以付諸實施。與葛天氏息息相關的石固遺址雖然是“國保”,但由于農業生產、洪水沖刷等因素,許多珍貴的歷史遺跡受到嚴重威脅,特別是一些不法分子的盜挖行為,更使它遭受了人為的破壞。
    
    長葛市文化局副局長李德新說,近年來,長葛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投資18萬元在長葛市最繁華的八七路西段建造了雄偉的葛天氏雕像;2006年,“長葛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正式成立;籌資200萬元修建葛天氏游園(面積約60畝);由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了《長葛名勝名人傳記》;投資10萬元對石固遺址進行了保護;成立了長葛市古樂協會,對葛天氏歌舞進行搜集、挖掘、整理和研究;組織專業文藝工作者創作關于葛天氏的音樂、舞蹈、戲曲節目。
     
    未來5年內,為了挖掘和保護葛天氏傳說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長葛市還計劃舉辦規模宏大的葛氏祭祖儀式;出版中國葛天氏樂舞文化專著;成立許昌市葛天氏樂舞藝術研究會;今年6月份全面啟動葛天氏游園的建設工作;2008年成立葛天氏歌舞藝術團,并上演關于葛天氏的大型歌舞劇;2009年建成葛天氏樂舞和葛天氏文化項目庫;2010年整合葛天氏樂舞文化藝術資源,建設葛天氏演藝城,從而把葛天氏樂舞打造成長葛市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著名文化品牌。
     
    追溯漫長的人類歷史,我們不能否認,葛天氏傳說是許昌人極為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葛天氏文化是一塊亟待開發的處女地。神奇開化的歷史文明,鑄就了長葛的人杰地靈、物華天寶。我們相信,歷史的腳步邁入21世紀的今天后,一個新的文明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許昌晨報 2007-03-2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