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清熱利濕,有顯著的保肝作用,味苦辛,性微寒。歸脾、胃、肝、膽經。它有個傳說與華佗有關。
傳說華佗給一黃癆病人治病,苦無良藥,無法治愈。過了一段時間,華佗發現病人突然好了。這名病人告訴他說,是吃了一種綠茵茵的野草后慢慢好起來的。華佗一看原來是青蒿,便到地里采集了一些,給其他黃癆病人試服,但試了幾次,均無效果。
華佗又去問已痊愈的病人吃的是幾月的蒿子,他說三月里的。華佗醒悟到,春三月陽氣上升,百草發芽,也許三月蒿子有藥力。
第二年春天,華佗又采集了許多三月間的青蒿,給黃癆病人們服用,果然吃一個好一個,但過了三月青蒿卻又沒有功效了。為摸清青蒿的藥性,第三年,華佗又把根、莖、葉進行分類試驗。臨床實踐證明,只有幼嫩的莖葉可以入藥治病,并取名“茵陳”!驹瓨祟}:華佗三試青蒿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