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許昌 >> 走進許昌 >> 印象許昌 >> 瀏覽許昌

許昌:文化點亮城市精神之光

2013/4/9 11:14:02 點擊數: 【字體:

許昌:文化點亮城市精神之光

宜居許昌 攝影 張同春

許昌:文化點亮城市精神之光

春秋樓

    ■許昌市委書記李亞: 文化強市要著力文化育人、文化鑄城、文化興業、文化惠民。

    ■許昌市市長張國輝: 用良好的文化品牌增強文化的軟實力。

    主持人語

    許昌地處中原之中,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這片人杰地靈的大地上,孕育了先古文化、夏禹文化、三國文化、姓氏文化、鈞瓷文化等絢麗多姿的燦爛文化,涌現了韓非子、鐘繇、吳道子等燦若繁星的名人先賢。近年來,許昌積極推進文化改革發展,通過“三國文化周”等大型文化活動,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叫響全國。本期《文化強市百城行》走進河南許昌,一探究竟。

    ——欄目主持人 楊 亮

文化筑城彰顯城市之魂

    文化興業點亮城市之光文化惠民造就幸福之“家”

    穿過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大牌坊,一條整潔美觀的仿古街道豁然出現在眼前:兩側建筑清一色仿古青瓦滴水房檐,下裝朱紅色“回”字垂掛,映襯在青磚白墻之上,讓人仿佛回到了商業繁華的古代;一桿桿由鈞瓷套接而成的盤龍燈桿,聯排成林,在陽光下散發著鈞瓷“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獨特光芒……,這是記者4月26日在許昌禹州神垕古鎮見到的場景。

    鈞瓷承載歷史的榮耀在今天大放異彩,是近年許昌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成果之一。

    對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是其精氣神與品位所在。許昌市市長張國輝說,“城市的靈魂是文化,只有塑造良好的文化品牌才能增強文化的軟實力。”近年來,許昌把文化建設與新型城鎮化緊密結合起來,提煉出最能體現地方人文精神的文化元素,物化到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

    站在京港澳高速公路許昌北出站口,展現在眼前的是高大雄偉的許昌市旅游服務中心主體建筑,它一門四闕、外方內圓,展現出風格獨具的“古韻新風”。

    魏武游園的曹操像,氣勢宏偉,威風凜凜;許扶運河北岸的滄海亭,雄偉壯觀,古色古韻;文峰游園的“建安七子”塑像,雕工精美,栩栩如生……

    新規劃的魏都風情區選擇了護城河、南北大街、魏武游園、小西湖等重要城市節點,利用現有遺址,采取分片集中修復的辦法,建成一個集中展現許昌三國文化、古城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漢魏文化、古街古巷、水系環繞、古城新韻”特色的風情區。

    許昌新區主中心9條道路分別以花都之春、青梅論道、櫻花似錦、百日紅艷等為主題,一路一景,一路一主題,形成許昌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觀。

    文化,影響著每一個許昌人,成為城市建設和發展的靈魂。

文化興業點亮城市之光

    許昌市委書記李亞說,“文化強市的核心是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并實現規模化、品牌化、國際化。”

    許昌文化資源內容豐富,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三國曹魏文化、生態文化、鈞瓷文化、名人文化、民間故事傳說等應有盡有,而且許多還具有地域的獨特性和唯一性。依托文化資源,高瞻遠矚、搶抓機遇,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成為許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決策。2010年至2011年,開展了文化產業項目年活動,以文化旅游、藝術品與工藝美術、文化會展等九大產業為主,擦亮“三國文化”、“鈞瓷文化”和“生態文化”三張文化名片;積極培育鈞瓷產業、生態文化產業、發制品產業和傳媒創意四大文化產業集群;強力打造順店刺繡文化產業,尚集書畫文化產業,葛天氏、鐘繇文化產業,襄城乾明寺、五岳廟、紫云書院民俗文化產業,長葛體育用品文化產業,張橋影視技術文化產業和新興文化產業七大文化產業板塊;重點推動三國文化產業園開發等項目,都取得了豐碩成果。

    目前,禹州鈞瓷生產達到企業180多家,實現年銷售收入逾7億元;“花都”鄢陵,花木種植面積已達60萬畝,年創產值超36億元;2011年,以工藝發制品加工制造行業為代表的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50.5億元,所占文化產業增加值比重高達87.39%;以許昌日報社、電視臺為代表的傳媒創意產業,發展迅速,逐漸成為新的優勢產業。

    2011年,該市實施了“1238文化振興計劃”,即:10大文化精品工程、舉辦20項重大文化活動、推進30個重大文化項目建設、組織8大文化節會活動。經過一年的推進,各項活動成效顯著。其中戲曲《七品青蓮》、廣播劇《今生,我們共用一雙手》、戲曲電視連續劇《山里的漢子》等三部作品榮獲河南省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山里漢子》還榮獲第28屆電視飛天獎;期間該市還舉辦了慶祝建黨90周年合唱比賽、百名油畫家走進許昌書畫展等20項重大文化活動,被稱為許昌文化活動的“井噴現象”。

    2011年至今,許昌文化產業顯示出蓬勃發展的態勢,著名的鈞瓷文化企業——大宋官窯榮昌鈞瓷坊正在運作上市,投資額都在千萬元以上的孔家鈞窯、神州鈞窯、坪山鈞窯、晉家鈞窯升級改造已經完成。瑞貝卡股份有限公司、鄢陵溫泉有限公司、嘉寶實業有限公司、奧之星體育設施有限公司等年經營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文化骨干龍頭企業達到 20多家。

    “三國文化周”、“中原花博會”、“禹州·中國鈞瓷文化節”等文化活動,擦亮了許昌“三國文化、生態文化、鈞瓷文化”三張“名片”,提升了其影響力。

    許昌,在依托傳統文化資源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在創造新的文化,點亮了城市的精神之光。

文化惠民造就幸福之“家”

    近年來,許昌市將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為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

    2011年5月18日,總投資4億元的許昌市博物館、圖書館、城市規劃展覽館三館合一的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并試開館。同時,全市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鄉鎮文化站、公共電子閱覽室等公共文化設施,也全部實現了免費向群眾開放。

    為進一步加快構建和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2011年,該市投入建設資金1500多萬元,高標準建成了3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657個農家書屋。記者從許昌市文新局了解到,今年該市還將建設農家書屋461個,實現全市各個行政村農家書屋全面覆蓋。

    許昌,正快步提升城市文化內涵,為市民打造著豐厚的文化大餐。

    除署名外均為資料照片

    本報記者 劉先琴 本報通訊員 張鴻基 王 斌 付 饒

    專家點評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 喻新安

    許昌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分豐厚,文化產業集群的崛起和特色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使許昌找到文化興業的原動力,煥發出勃勃生機,而且反哺著許昌文化產業持續高速發展。許昌正在以獨特的方式為中原經濟區建設貢獻著文化力量。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2012-04-3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