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于鳳剛讓葫蘆身價倍增

2012/11/6 14:23:23 點擊數: 【字體:

 
    人民網河南頻道訊 大河網-河南日報農村版報道:見到于鳳剛時,他正坐在工作室里往葫蘆上烙繪梁山好漢圖案,工作室里掛著成百上千個各式各樣的葫蘆。

 于鳳剛是山東省東昌府區堂邑鎮路莊村人,當地有上千年種植加工葫蘆的歷史。1996年,中專畢業的于鳳剛引種了兩畝京葫蘆,并嘗試著用烙鐵在葫蘆上烙自己喜歡的畫,在弄壞26個葫蘆后做成了自己的第一件成功作品。烙畫的葫蘆在市場上大受歡迎,當年于鳳剛就獲純收入1.5萬元。

 看到效益的鄉鄰們也跟著種起葫蘆。為便于指導,于鳳剛聯合同鄉成立了東昌府區葫蘆種植加工基地協會,從良種選育、種植、技術管理到銷售都由協會統一指導,葫蘆品種發展到十幾個,加工工藝也由開始的單刻、片花發展到烙畫、鏤空、針刻、押花等。2003年,于鳳剛和他雕刻的葫蘆在葫蘆島舉辦的國際葫蘆文化節上一舉奪得“中國葫蘆王”和“最佳工藝獎”兩塊獎牌。

 2006年,在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于鳳剛的葫蘆一露面便被搶購一空,葫蘆價格一路攀升。參加完文博會,賣光了葫蘆僅僅是于鳳剛的一個小收獲,最大的驚喜還在于簽訂了一大批訂單:深圳一工藝禮品專營店要2000個,廣州音像出版社的老總一開口就要1000個大亞腰葫蘆……從此,于鳳剛的葫蘆頻頻出現在國內各地的藝術節上。2008年奧運期間,于鳳剛創新的五環葫蘆被奧組委以2.7萬元收藏,他也被業界稱為“中國葫蘆王”。

 為解決葫蘆加工人員緊缺的問題,于鳳剛到山東聊城大學兼職客座教授,開設葫蘆雕刻、片花等工藝課程,培訓了一大批葫蘆加工后備人才。同時,于鳳剛還邀請國內外葫蘆專家定期召開葫蘆文化學術研討會,既豐富了葫蘆文化內涵,又開拓了葫蘆加工人才的視野。

 素質的提升加快了葫蘆工藝的拓展,于鳳剛和他的葫蘆加工隊伍不僅把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烙畫到葫蘆上,還把圣誕老人、西方的星座描繪到葫蘆上,使他們的葫蘆雅俗共賞,并走出國門,遠銷東南亞、西歐和美洲。在于鳳剛的帶動下,該區葫蘆種植總面積達到6000多畝,年生產葫蘆6000萬個,占全國份額的60%以上;葫蘆加工企業60余家,加工量占全國的70%,年銷售額近3億元,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原標題:于鳳剛讓葫蘆身價倍增】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2010年01月08日 作者:孟昭福 鄭廣方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