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鈞瓷“一把火”的傳奇

2012/8/2 8:32:49 點擊數: 【字體:

鈞瓷“一把火”的傳奇
 
      
    11月7日,鈞瓷故鄉禹州。第六屆禹州·中國鈞瓷文化旅游節暨第二屆中國美術陶瓷技藝大賽正在舉行。很多來訪者都駐足于一展臺前,這位參展者就是在鈞瓷界被稱為“一把火”的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楊國政。作為土生土長的神垕人,楊國政自幼耳濡目染的都是鈞瓷,可以說聞的是窯火煙,看的是七彩火,聽的是長輩們怎么燒好鈞瓷的心經——他的生命早已經與鈞瓷融為一體。
       
    熟悉鈞瓷的人都會對有著“宋鈞神韻、里藍外紅”的楊氏風格鈞瓷有著深刻印象,那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楊國政作品的這種特色呢?11月30日,在楊國政鈞瓷作品研討會后,記者對其進行了專訪。南睿/文 晚報記者 張翼飛/圖
      
    (一)

      
    1000多年以前的北宋王朝,五大名窯鈞、汝、官、哥、定中的三大名窯出于河南,其中以鈞瓷為首。中國的陶瓷有1萬多年的歷史,至宋以來,鈞瓷以其造型端莊、窯變美妙、色彩繽紛而著稱于世。鈞瓷最突出的成就在于銅紅釉的穩定燒成,改變了以往單一釉瓷的局面,因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枝奇葩。
      
    楊國政繼往開來,將宋鈞神韻表現在作品的釉和形上,其作品造型以傳統器皿造型為主,線條明朗、起伏恰當、裝飾簡練、渾厚端莊,而極有個性的楊氏紅藍釉則是楊國政經過上千次的反復配釉燒造最終形成的獨特風格。
      
    先說藍釉。楊國政配制的藍釉經過高溫煉制后,能出海藍、寶石藍、天青色(即宋人所言雨過天晴之色)、月青色、月白色,同時很油潤,接近宋鈞藍色。而楊國政的紅釉,經燒制后出現雞血紅、柿子紅、粉紅(胭脂紅)、水紅色,出現的紫色如茄皮紫、丁香紫、玫瑰紫等色也很似宋鈞色彩。難怪很多商販將他的作品做舊,充宋鈞入市,換來天價之利。
      
    在神垕,做鈞瓷并名國政的有好幾個。有一個順口溜,叫做邢國政的型,辛國政的釉,楊國政的火。楊國政“一把火”的稱號可是名副其實,好多地方燒不成的,只要他一去,準能燒成。其實,除了釉料配制和燒制的絕活外,楊國政擅長的領域很多,比如手工拉坯。
      
    手拉坯是鈞瓷傳統造型的重要表現形式,手的感覺很重要。看楊國政拉坯是一種視覺享受。只見他把揉好的泥塊放在轉臺上,雙手扶住泥塊,右手拇指從頂部中心點壓下,之后從底部向上緩緩提起,在勻速狀態下將坯體逐漸拉高,然后雙手指尖內外相對,右手稍用力向外擴中漸漸拉薄坯體。十幾分鐘過后,一個深口大缽就出現在了楊國政那寬大厚實的手上。
     
    “鈞瓷的藝術就是火的藝術。鈞瓷以窯變為神,而窯變就在于一把火。”楊國政說。
       
    以火候掌控聞名業界的楊國政在實際的煉制過程中,獨創了風閥,也就是說,他的窯是沒有閥的,而是開了一個口,完全靠風的來去作為控制火的閥。楊國政的鈞瓷作品像極了鈞瓷鼎盛時的宋鈞,為藏家所喜愛。很多藏家隔三差五地到他家里,就為了候著出爐時尋找自己的最愛。
     
    (二)

      
    楊國政能在鈞瓷上有這么多的絕活,得益于他長期奮斗在生產第一線,對鈞瓷的各種工藝流程都異常熟悉的基礎之上。
      
    上世紀70年代初期,高中生楊國政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期許,因為球藝好,楊國政沒有像大多數畢業生那樣遣返回農村,而是被安排進了鎮上的瓷廠。在有著1000多年鈞瓷歷史的神垕,流傳著許多俗語,其中“門里徒弟好出師”應該適用最廣。楊國政正是如此,他的爺爺、父親以及伯父等人一輩子都在和鈞瓷打交道,他從小就在制瓷的環境中玩耍,聽到的也都是探討如何燒好鈞瓷的經驗。待到初中,閑來無事時,他也會捧著工藝美術方面的書籍看。
      
    有著家傳的底子,又自學了理論的楊國政在進廠之前,其實也算半個制瓷行家了,但新人還是要從基礎工作開始干的。從注漿成型、裝窯燒窯到造型設計,無論是做什么,楊國政都做得十分認真。當時,廠里以燒制彩瓷為主,但他認為,任何藝術瓷都是相通的,要想在制瓷領域成為行家里手,就應該對各種工藝流程融會貫通。
      
    (三)

      
    1977年,天津美院的王之江、王麥桿等知名教授帶著學生來廠里實習,廠里為了提高技術,選派了4個人跟著他們一起學。于是,還在做燒窯工的楊國政就用燒窯的空隙跟著老師們學雕塑造型。漸漸地,幾位教授喜歡上了這個年輕的燒窯工,而楊國政的藝術靈性也越發活躍。次年,他在老師們的指導下參與創作的《雙鶴瓶》被《人民畫報》刊登,后獲農牧漁業部金獎。另一作品《短頸孔雀瓶》不僅參加了赴京展出,還被《人民中國》刊登。自己參與設計的作品能在當時頗為知名的畫報上刊發,對年輕的楊國政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隨后,楊國政所在的瓷廠準備在生產彩瓷之余開始生產鈞瓷,并聘請國營大廠的技術人員前來燒制。出乎意料的,這些行家里手,竟然沒有燒成。難怪都說鈞瓷是很神秘的,故有“十窯九不成”之說。同樣的人、同樣的窯,因為季節、風向、燃料眾多因素的影響,都會燒出不一樣的結果。所以當得知第一次燒制失敗了,重視名聲甚于生命的藝人們,誰都不愿意前來冒險。
      
    攤子鋪好了,卻不能投入生產,廠里一度陷入困境,是楊國政憑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自告奮勇進行燒制,沒想到竟燒了個滿窯紅,消息傳出,楊國政從此有了“一把火”的綽號。
       
    不久,楊國政,這個鎮集體企業小廠的鈞瓷試驗組組長便被地方國營禹縣瓷廠要走了。3個月后,楊國政便順利提升為生產班長,后任技術攻關組組長。再后來,楊國政又在神垕鎮鈞瓷研究所任過鈞瓷組組長,在鈞瓷一廠試驗室擔任過鈞瓷組組長,十余年來,他始終處在鈞瓷生產的第一線,逼著他練就了鈞瓷生產的十八般武藝。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1988年,楊國政組建了“國政鈞窯廠”,屬神垕鎮較早涌現的民營鈞瓷企業之一。說是廠,其實就是個作坊,地點就在自己家的院子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想出精品、珍品的楊國政,在這個屬于自己的天地里,用心血詮釋著對鈞瓷的理解與追求。他堅持以手拉坯為主,釉色突出內藍外紅,燒窯講究升溫曲線,所燒制的作品釉色豐厚,絢麗潤澤,紅而不顯其艷,藍而不顯其妖,作品很快暢銷廣東、上海等省市,同時還被美國、日本等國的收藏界人士所珍愛。
     
    (四)
      
    近年來,鈞瓷已成為河南對外交流的一張重要文化名片,鈞瓷需求量不斷增加,而且融入了許多現代化的因素,其中注漿等工藝的使用最為普遍。
     
    “現在愿意學習手拉坯的技工越來越少。”為了能使手拉坯這朵藝術奇葩得到更多、更好的傳承。楊國政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將拉坯的心得分幾個章節詳細記錄下來,希望這些用心血和汗水總結出來的體會能為傳統鈞瓷的保留和傳承起到一些作用。
      
    “觀音瓶、荷口瓶、玉壺春,這些老祖先留下的造型我們仍在沿用,而現今層出不窮的新造型又有幾個能經得起時間的淘洗呢?目前鈞瓷界產出了許多造型奇特的作品,經典的通常都是簡潔的、大氣的。”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河南省陶瓷玻璃行業管理協會會長王愛純表示,“創新是歡迎的,但要朝著高檔化、精品化、個性化的方向發展。”
      
    不善言辭的楊國政說他最大的夢想是傳承鈞瓷制作工藝,制作出傳世精品。在數十年的鈞瓷創作生涯中,楊國政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承上啟下。他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2004年在河南省首屆中國鈞瓷展評會上,他創作的“斗笠碗”、“蓮花式花盆”獲珍品獎,3件作品獲精品獎。2005年在河南省第二屆中國鈞瓷展評會上,他創作的“天青紅斑雙系罐”、“內藍外紅鈞瓷缽”、“葡萄紫鈞瓷魚缸”等5件作品獲珍品獎,11件作品獲精品獎。2007年,他的“天青紅斑盤”等9件作品獲得珍品獎,4件獲得精品獎。2007年,楊國政被評為中國收藏家喜愛的工藝美術大師,2008年,被授予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
      
    生活中的楊國政是個極其簡單的人,除了偶爾打打籃球,他的生活可以說是單調至極:每天早上5點起床上山鍛煉身體,之后去早集上買買菜,回家后便一頭扎進鈞瓷的世界。他越是以一顆平常心迎接鈞瓷出爐,窯爐越是給他不凡的驚喜。
      
    有人說,鈞瓷是火與土的纏綿,而催生它們纏綿的必定是制瓷人用心血與光陰凝聚的愛。目前,鈞瓷用土面臨著越來越少的問題,而且今天所用的土與數十年前所用的土也是不一樣的,楊國政曾為此憂慮,他說他想做一個環境藝人,他會在接下來的作品設計中融入環保觀念。他還正在著手建造一個花園式的鈞窯工作室,將集觀光、旅游、休閑于一體,把鈞瓷藝術的創作與展示過程完美地結合起來。
      
    我想,無論何時、何處,楊國政出爐的作品同樣都會是充滿神奇的,就像他曾經燒出過前無古人的金口色的作品一樣。這源于他始終保有一顆樸素的心,也許藝術這東西就是需要靜心無欲,只有這樣,出來的作品才會有內涵,才是真正的藝術品。【原標題:鈞瓷“一把火”的傳奇】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張翼飛 2009-1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