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訊參加第三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貴賓不僅受到了熱烈歡迎,而且很多人還都得到了一件精美的國禮——“乾坤瓶”,一件根據國學大師季羨林的創意展示《周易》易理的鈞瓷。前天下午,記者在年會主會場巧遇“乾坤瓶”的制作者苗峰偉,并一睹了這份“國禮”的風采:“乾坤瓶”瓶體高0.29米,呈豎起的卵形,很像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苗峰偉介紹說,“乾坤瓶”上部渾圓,代表著天(乾),頂部是太極兩儀,下部方正,代表著地(坤)。應對“《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易》理。“乾坤瓶”下部五岳天柱支撐著四面八方,天柱上覆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圖案,以顯示方位和吉祥。“乾坤瓶”中部的四條祥云狀云龍,承天接地,動感飄逸。圓形的瓶體上方,一道曲線輕輕劃過,俯視,就是一幅渾然天成的太極圖。瓶體光潔圓潤,色彩漸變沒有雜亂之感,渾然天成卻不見人工雕琢。苗峰偉說,由于件件是窯變,使瓶體色彩肆意鋪展,絕無重樣。
據苗峰偉透露,精制“乾坤瓶”前后歷時158天,累計生產毛坯26806件,最后精選出的珍品只有999件。【原標題:揭秘國禮“乾坤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