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元全,1948年出生,南陽市拓寶玉器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一
它看上去像一塊普通的石頭,但個頭低矮卻又兩人難以合抱的寬大身軀,讓人覺得它與常見的石頭有種說不出的異樣。
吳元全站在在拓寶玉器公司的院子里,向我講述這塊玉石的由來,并對我進行知識普及:什么叫采玉,以及玉料的原生礦和次生礦之分。
這樣一塊看似平常的石頭,經過相料、創意、構思、勾畫等諸多次設計程序和數道工序之后,將會成為一件令人賞心悅目的精美玉器。
吳元全是南陽市拓寶玉器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而且是河南省為數不多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他執掌著河南最大的玉器工藝品生產企業,企業和個人都獲得了無數榮譽。他創辦的南陽玉雕博物館是全國最大的玉雕專業博物館。
他從十幾歲開始流浪賣畫,之后來到日用品廠從事美術設計,過去一直靠美術吃飯。在日用品廠的發展過程中,吳元全表現出了過人的商業意識和經營才能。1985年,他考入西安美術學院學習,畢業后回到南陽。當時的拓寶玉器前身——南陽玉器廠,雖有驕人歷史和盛名,但發展速度緩慢,吳元全兼具美術專業和商業才能,被認為是最合適的廠長人選。1987年,他開始執掌南陽玉器廠,2004年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時更名為拓寶玉器有限公司。
今天的拓寶玉器,已發展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玉器工藝品生產企業之一。
吳元全是南陽市唯一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拓寶”牌玉器是中國玉器工藝品生產企業里唯一的“中國名牌”,二者相得益彰,被譽為“雙子星”,是南陽玉器產業當之無愧的形象代言。
二
吳元全善國畫,每幅國畫作品都會用同一枚印章來壓角,上面的四個字“勤、恒、活、實”概括了吳元全的商業哲學。
勤奮永遠被他排在第一位。從最初因勤奮而糊口到因勤奮擁有藝術造詣并開拓事業,吳元全堅信一個“勤”字可以創造奇跡。至今,他仍然很少在夜里12點以前休息,白天的時間要交給公司,夜里的時間要交給“畫畫”。幾十年勤奮如一日,實屬不易。當勤奮成為習慣,吳元全從來不覺得累,只會感到充實和快樂。
“恒”者,持之以恒。吳元全在玉器行業的執著,讓拓寶玉器始終領先于行業。
在接受我的采訪時, 吳元全談到了企業曾經面臨的困惑。讓企業家談論他們的困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他們中的不少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將自己的反省置于一個特定的語境,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往往有助于烘托他的偉大之處。但吳元全不同,他用南陽方言進行原生態的描述,而沒有對信息進行篩選或回避。這個時候,你覺得是在拉家常,而不是面對一位企業家。
很“實”的吳元全,又有著超越常人的“活”。在他看來,做人要有一顆“實心”,同時要有“活腦”。
吳元全的“活”,很早就體現在商業實踐上。拓寶玉器的“南陽玉器廠時代”,只管生產,不管銷售,連銷售隊伍都沒有,只有一個“接待室”用來迎接各級領導和考察者。1989年,當吳元全決定把接待室改成展銷大廳進行自我銷售時,他遭遇了巨大的阻力。但隨著銷量的增長和效益的提高,大家很快為他投了最有力的贊成票。
每一位企業家都有他的獨特之處,我們也常常在很多傳記類文章中讀到這些東西。但這類文章不少都流于“成功學”,雖然看上去很迷人且符合邏輯,事實上卻與企業家其人多有不符。而吳元全在20多年前的一枚印章,刻下了他的四字座右銘,這一顯形的企業家自身留下的痕跡,才是最真實的密碼。簡簡單單四個字,遠比那些復雜的、花哨的名人故事更能引人思考。
三
吳元全在一個行業里探索了20多年,這樣一位企業家,他的精彩之處在哪里?
我努力去尋找,并最終在他從事的行業里找到了答案。對于他來說,商業進化史其實就是一個“琢玉”的過程。守著一個行業,精雕細琢,每一天都有所獲,并常因新的作品而有驚喜,只有身在其中方解其味。
在生產車間,吳元全在玉器打磨聲中,提高聲音向我詳細介紹一塊玉料由石頭向玉器的轉變過程。
他很享受這種車間里巨大的聲音,因為在這種常人難以忍受的聲音和復雜漫長的工序之后,最終的作品總是帶給他巨大的喜悅和成就感。1999年澳門回歸時,拓寶玉器制作的《九龍晷》被河南省政府作為禮品贈送給澳門特別行政區,并獲得河南省政府頒發的創作設計一等獎。當我提到這個作品給拓寶玉器帶來的榮譽時,他說自己“琢玉”幾十年,最大的幸福感不是數不清的榮譽,而是這個“琢”的過程。作為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企業事務繁忙,但他至今堅持創作,從未間斷。現在公司所有的重要作品,他都參與制定題材和設計。
興趣和情感與商業重合,并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吳元全確實是幸福的。
但他的幸福感,又是超越商業的。他談論更多的,是“畫畫”,是南陽玉雕產業的今天和未來,以及對中國玉器工藝品的專業鑒賞。
“企業不是孤立的,它是一個整體”
——專訪吳元全
“既要生存,又要發展,那就要時刻圍繞著創新”
經濟視點報:在全國的玉器行業中,拓寶玉器算是一個老字號的企業了。
吳元全:市場經濟之后,保留下來的比較上規模的廠就是揚州玉器廠和我們拓寶玉器,過去叫南陽玉器廠。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時候,很多企業都由國企退回到了民間。
現在玉雕這個行業更多的是家庭作坊式的,不上規模。但申報中國名牌,要有一個企業規模,程序很復雜,要看企業管理的基礎工作、產品質量、長期積累的信任度,等等,評價內容很多。拓寶玉器是2006年評上中國名牌的,在玉器工藝品行業里就我們一家。
經濟視點報:消費者會特別關注“中國名牌”這個身份嗎?
吳元全:他們會關注的,因為名牌是質量信譽的象征。
經濟視點報:在南陽的玉雕行業中,你覺得拓寶玉器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吳元全:玉器產品是一種特殊工藝,尤其是獨山玉,每一塊玉石的質地、顏色、透明度等都不一樣。如果把獨山玉設計好,巧妙利用它的俏色,一個產品就是一種造型,沒有重復的。買我們產品,主要是看上了這塊玉或者這件產品的造型和寓意。。
我們企業向來以創新為主,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我們做一些有特色的、別人做不了的東西,比如說樂器,你一看就會感到很驚喜。我們還有自己的演奏人員,就是用這些玉石樂器來演奏的。這種用玉石演奏的音樂,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