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靳麗萍的54個風雨人生中,究竟有多少個行蹤倥傯,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可令她欣慰的是,正是這些瑣碎的行蹤勾勒出了她悲憫而壯闊的人生,也正是這些來去匆匆的艱辛與付出,才繪就了她心中渴盼已久的事業藍圖。
人活著不易,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業績更難,尤其是女人。靳麗萍——這位已經擁有上億元資產,而且已經走在全省前列的沁陽市檀溪堂文化產業園有限公司的“掌門人”,長著一副菩薩般的面容,怎么看也不像個叱咤風云式的女強人。孰不知,就在她藏而不露的內心深處,卻早已在勾畫和醞釀著旖旎無限的壯麗人生。
天降大任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靳麗萍畢業于平頂山師范學院美術系,正值風華正茂的青春時光,她是多么向往能在社會上嶄露頭角、建功立業啊!可是,命運最終卻將她拋在了裝飾行業的一隅,并最終流落成一名“下崗職工”。正當她處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時,一個絕佳的機會卻戛然而至。1998年6月,她臨危受命,接管了沁陽市家具廠這個虧損199萬元、瀕臨倒閉的企業。佇立在雜草叢生的廠區,她沒有被眼前的破落和衰敗所擊倒。從小就具有過人膽識的靳麗萍,早已在心里建構屬于自己的理想王國。
登高方能望遠,寬域才可融通。為了使企業順利實現靚麗轉身、擺脫困境,她通過反復思考和多方調研,決定走活關系到企業存亡的“兩步棋”:一則從設計和質量上切入傳統的家具生產,以無可挑剔的產品質量和高水準藝術附加值的設計理念,迅速占領行政辦公、酒店服務領域的制高點。二則另辟蹊徑,進軍工藝美術領域,招賢納士,網羅人才,增強企業的儲備力量。
大刀闊斧的改革,使企業當年就實現了扭虧為盈,全廠近50名在冊員工和退休人員的社會養老金賬目上,竟然一次性注入40余萬元的資金。有人開玩笑說,靳麗萍長的一副菩薩相就是讓她造福一方蒼生的。
鳳凰涅槃
企業發展戰略確立后,靳麗萍便真正進入了她的“萍跡”人生。面對工藝美術這一全新的行業,她深深地感受到自身藝術素養的欠缺和理論造詣的不足。打鐵須先自身硬。于是,她便買來了大量關于木雕、漆雕的理論書籍,忙里偷閑、如饑似渴地自學。兩年的時間里,竟然讀完了20多部相關專業書籍,寫下5萬多字的讀書筆記。至此,靳麗萍在實現了理論和觀念上突破的同時,沁陽市康家瑞家具裝飾有限公司也實現了由普通家具制造業到高檔工藝美術產品的靚麗轉身。
而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企業家,光有理論支撐是遠遠不夠的。況且靳麗萍還一直夢想著成為名副其實的工藝美術大師。1999年8月,處于大展宏圖、蓄勢待發之中的靳麗萍,最終踏上了開往南國的特快列車,開始了她傳統木雕的漫長探索之旅。長達6年的學藝生涯,數十次往返奔波于河南與東陽之間,不僅熟練掌握了檀雕技能,而且逐步建立起豫西北唯一的生產基地。
在真正擁有屬于自己的藝術王國的那一刻,靳麗萍禁不住掉下了眼淚。風雨過后的彩虹帶來的不僅是成功的喜悅,更多的則是曲折的心路歷程所產生的無盡感慨。作為一個女人,在創業的茫茫苦旅之中,多少次在事業與家庭之間艱難地抉擇,多少次在成功與失敗的對壘中百折不撓,多少次面對父母親期盼的眼神,多少次抹去孩子思念的淚水,多少次與愛人的揮淚相別……2002年,在靳麗萍一手策劃下,沁陽市神農旅游工藝廠隆重誕生。隨之,工藝先進的水晶畫、雕繪及檀雕產品也迅速推向市場。
為早日打響云雕漆器工藝品品牌,盡快確立自己的藝術表現語言,靳麗萍不得不再次奔赴山西,進行長達5年之久的拜師學藝。在這5年之中,她數十次穿行于太行山與黃土高原之間,付出了常人無法忍受的艱辛與痛苦。2003年9月30日,對于靳麗萍來說,無疑是一場重大的生死考驗。這一天晚上,她與5個同事開車從山西返回河南途中,在一個陡峭的盤山公路轉彎處,不小心與一輛疾馳的貨車相撞。就在一剎那間,車毀人傷,慘不忍睹。當時已經處于昏迷狀態的靳麗萍,渾身鮮血淋漓,腰、肩、頸等多處骨折。一種責任感促使她在危急之中保持鎮靜和清醒的頭腦。她忍著劇痛,向路人呼救,同時為了贏得路人的信任,她竟然將自己包內的錢向外透露。到醫院后,她首先讓醫生向同志們施救,孰不知她的內傷最為嚴重。由于所帶醫療費不足,在沒有痊愈的情況下,她竟然提前出院。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經過這場生死考驗,靳麗萍不但沒被打倒,反而更加不畏艱難、義無反顧。有人說她命不該絕,因為檀溪堂的事業正等待著她去披荊斬棘、去走南闖北、去創造輝煌。此時,又一個更加龐大的計劃——檀溪堂文化產業園正在她的大腦中孕育。
壯麗雄起
“作為全省重點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的檀溪堂文化園,不可能缺少文化這個元素,不可能沒有文化產業的重要功能區位。”提起文化產業,靳麗萍異常興奮。
在河南省檀雕漆雕行業,靳麗萍的名字已逐漸響亮。然而,每每提起檀溪堂文化園這個新興產業,人們似乎總不愿忘記那個當年只會生產桌椅板凳的作坊式家具廠。應該說,檀溪堂文化園的建立,是個難得的突破,是原沁陽市家具廠新生命的開始。那是靳麗萍懷著一顆悲憫和創傷的心、懷著對事業的虔誠和敬畏,自創業的小路出發,以浪漫而又痛心的方式,重新為中原文化名人逐一立傳,為我們打開了一個充滿神奇與藝術之美的詩意境界,彌漫著書香氣息和晶瑩剔透的文化風情。讓人留戀,讓人著迷。
走進產品展示大廳,那真是琳瑯滿目、錦繡乾坤。各種古式的紅木家具、器物、文房四寶、名人雕塑及形態各異的根雕作品,看得人眼花繚亂、傾心不已,只覺得徜徉在一片藝術的海洋里,饕餮一頓藝術大餐。仿佛那些古老的聲色影像又從中國歷史的畫冊中鉆了出來,閃爍著歷史的青光,散發著新鮮的氣息,透溢著濃郁的文化風骨。面對那些即將消失的“足以安放心靈的文化符號”,面對人和世界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嚴峻的現實,靳麗萍都會流露出一種無言的悲滄和深深的惋惜。欣賞這些作品,我們的心會變得細膩起來、寧靜起來、濕潤起來,會對粗糲的生活生出些許愛意。
而今,沁陽市檀溪堂文化產業園已經成為河南省文化強省100強企業,更是焦作市工藝美術行業的佼佼者。在靳麗萍20多年的創業、拼搏中,積極整合資源,壯大實力,優化結構,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產品愈來愈加豐富多彩,屢屢獲得多項殊榮。浮雕綠檀筆筒朱載堉《勸世詩》、韓愈《早春》、李商隱《無題》、竹林七賢等外觀設計先后獲得國家專利,而且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漸提高,產業規模和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同行業中始終名列全國前茅。
更加令人驚喜的是,通過靳麗萍長期奔波而爭取到的“河南省文化產業示范園區”項目,已經順利落戶沁陽,一個投資近億元、規模龐大的檀溪堂文化園不久即將破土動工,巍然屹立于豫西北這塊古老而充滿生機的大地上,將成為豫西北最大的文化用品及家居裝飾市場。(李兆舉 通訊員 馬道洲 田才元)【原標題:靳麗萍:萍跡之中的壯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