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傳清在展示自己的作品。

李傳清正在制作木版年畫
近日,市政府公布了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正陽縣陡溝鎮“德勝祥”木版年畫名列其中。
說起木版年畫,人們大概都知道北有開封朱仙鎮,南有揚州桃花塢,坊間也能找到不少不同地域、不同風格木版年畫的蹤跡,而“德勝祥”木版年畫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呢?其制作工藝是什么樣的?帶著疑問、帶著好奇,夏日的一天,記者來到位于淮河北岸的正陽縣陡溝鎮“德勝祥”木版年畫第四代傳人76歲的李傳清老人家。
得知記者的來意,李傳清老人拿出了許多他親手制作的年畫作品讓筆者欣賞,還不顧燥熱,親自給筆者演示了“德勝祥”木版年畫的制作工藝。李傳清說,“德勝祥”木版年畫的特別之處有三個。一是制板選料:必須是選擇上好的棠梨木,這種材質堅硬、細膩,做出的版經久耐用;二是顏料的配制:他在顏料中加入了淮河岸邊的五色土精心配制,具有遇紙即干、顏色鮮亮、久不褪色的特點;三是純手工制作,除了紙張需要購買外,其他選料均是自制的。
我市地處中原文化和吳楚文化交會帶,受兩種不同文化的影響,“德勝祥”木版年畫兼具開封朱仙鎮年畫的粗獷和揚州桃花塢年畫的細膩,題材豐富,印刷技術獨特,是駐馬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秀代表。 記者 李 旻 文/圖【原標題: “德勝祥”木版年畫 民間藝術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