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古稀老人癡心木版年畫

2013/8/2 10:26:04 點擊數: 【字體:

    清淮河水,流淌著歲月,也孕育了一朵民間藝術的奇葩——河南正陽縣陡溝鎮“德勝祥”木版年畫。

    “德勝祥”木版年畫不但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而且題材豐富、制作工藝獨特。當前“德勝祥”木版年畫的第四代傳承人李傳清老人,年逾古稀,向我們說起“德勝祥”木版年畫的由來:民國初年,豫中禹縣災荒,老藝人李德勝逃荒至正陽縣陡溝鎮,因他制作年畫的手藝好,內容鮮活,在當地僧人的幫助下開辦了“德勝祥門神店”,印刻木版年畫,傳承至今。

    新中國成立前夕,“德勝祥”木版年畫十分俏銷。每年春節過后,李傳清一家老小就開始印制木版年畫,一年下來可印制近20令紙張,一令紙可印刷大小版年畫2000多張。按照“冬月初一,門神店開門”的習俗,每年農歷十一月初一這一天,“德勝祥”年畫開始出售,但僅半個月的時間就會銷售一空。

    說起年畫,北有開封朱仙鎮,南有揚州的桃花塢,“德勝祥”木版年畫的獨特之處在哪里呢?李傳清說,就單從制作坯子的選材上,“德勝祥”木版年畫就十分講究,年畫的木版最重要的是要挑選質地堅硬、密質的上等材質,李傳清通過反復實踐,就地取材,選用淮河沿岸生長幾百年的一種名叫棠栗子樹的野生樹木作為版材。這些版材選好后,還要在水塘里浸泡三年以上,然后裁切成塊進行蒸煮、烘干,并在常溫下長期存放,制成坯子,最后才進行書畫、雕刻、印制。

    “德勝祥”木版年畫關鍵之處是在繪制版畫上下工夫,李傳清農閑之余就反復訓練繪畫技巧和運筆功力,不斷提升木版年畫的審美情趣和巧妙布局。木版年畫最難學的地方就是刻板,因為每幅版畫的印制,都有幾道工序套版,分毫不能錯位,完美相扣。每套版都要先刻淺處,后刻深處,精雕細琢。六十余載的雕刻生涯,李傳清練就了高超的刀工絕技,剜、挑、掏、鑿如行云流水,揮灑自如。最值得稱道的是,“德勝祥”年畫使用顏料的獨特之處是加入了淮河里的泥漿草土精心配制,遇紙即干,絕不滲透模糊,套色后可呈現出十余種鮮艷亮麗的色彩,渾然天成。

    李傳清在“文革”后,30多年來一直執著于木版年畫的制作,盡管“德勝祥門神店”日漸冷清,但他一直都沒有離開過他的木版年畫。“這手藝是我們祖輩幾代人的心血,我不能讓它失傳了!”如今已78歲高齡的李傳清,精神矍鑠,仍癡心于木版年畫的制作和研究,并不斷創新,融入新的元素。目前,他從當初僅存下來的幾塊模版已創作出25套年畫模版。

    據正陽縣文化館副館長王更生介紹:正陽縣地處淮河之濱,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交會地帶,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響,陡溝鎮的“德勝祥”木版年畫題材豐富,印刷技藝獨特,兼具開封朱仙鎮年畫的粗獷和揚州桃花塢年畫的細膩,是駐馬店地區至今還保留的一塊民間藝術瑰寶。在2009年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中被拂去歲月的塵埃,大放異彩,受到市、縣文化部門的重視和保護,目前已申報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然而,這一古老的傳統技藝卻面臨著消失和滅絕的境地,目前在陡溝鎮,懂得木版年畫這門技藝的還是年已古稀的李傳清一人,他十幾個子孫全都在外,無一人繼承,也無傳授弟子。令人欣慰的是,李傳清老人說,目前他正在把他制作木版年畫的精湛技藝傳授給他56歲的老伴馮世麗老人,希望她能把“德勝祥”木版年畫的技藝繼續傳承下去。(王珺)【原標題:古稀老人癡心木版年畫】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婦女報 2011-12-3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