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上蔡縣楊集鎮有個“毛筆村”

2013/8/2 11:28:03 點擊數: 【字體:

    作為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被國內書法家所敬重的毛筆制作傳統藝人白山林對毛筆這一文化遺產情有獨鐘。每天,已73歲高齡的白山林老人仍和工人們一道梳毛、擇筆、刻字,這些看似簡單但要求很嚴的工序白山林老人已經干了整整60年。由他一手創辦的楊集鎮白家毛筆廠已成為國內享有名氣的文化制品企業之一。“揮毫攬白云,潑墨撼五岳”是對白家毛筆的真實贊譽。

  “楊集毛筆鼎盛時期是六十年代初,那時家家戶戶都搞毛筆生產,一個熟練工人一個月至少要生產一千支左右,但還是供不應求。”白山林告訴筆者,“現在不同了,毛筆越來越沒有市場了,毛筆制作后繼乏人,全村制作毛筆的人少了。”提起當前的毛筆市場,白山林老人一臉的憂郁和無奈。

  然而令老人慶幸的是,在上蔡縣委、縣政府和楊集鎮黨委、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個旨在民間文化遺產保護、開發的計劃正在籌備和醞釀之中。與此同時,占地1.5萬平方米的楊集文化用品批發市場建設項目也正在緊張的規劃和運作之中。文化用品批發市場的建成,將為楊集毛筆以及楊集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一個新的機遇。

  楊集毛筆,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楊集村現有耕地2420畝,總人口2930人。自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思想解放、頭腦靈活、經商意識較強的楊集村人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瞄準國內對毛筆需求量大的機遇,發展毛筆制作和生產。于1955年成立國內第一家毛筆供銷社,之后又在政府的組織和引導下,把一家一戶的手工作坊組織起來,建立了專業制筆企業——高岳區毛筆廠,開始了規模產業經營。高岳區毛筆廠曾創下了月生產毛筆80萬支的輝煌記錄,所生產的毛筆銷往全國各地,涌現出了一批專業銷售毛筆的經紀人,楊集毛筆享譽全國。截止目前,楊集村毛筆禮品銷售公司發展到五家,在上海、北京、濟南、蘭州、西安等全國各地的銷售公司三十多家,從業人員1200多人,年產值1億多元,創利稅1千多萬元。文房第一寶,文人離不了。楊集村白云毛筆廠生產的高檔毛筆,禮品套筆成為饋贈親友的上好佳品,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

  致力于楊集毛筆的保護和開發,為擴大生產規模,楊集人以其敏銳的商業意識,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經濟戰略,加大對毛筆生產技術、品種的升級換代,適應新時期的要求,在產品包裝、選材上進行改革,在銷售上進行創新,在原工藝制作的基礎上,存精去偽,精益求精,在產品銷售上,形成了自己的網絡,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都有楊集毛筆銷售網點,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時代的到來,楊集要的毛筆生產規模急劇下降,銷售也陷入了底谷。但生性好強、對毛筆有著深厚感情的楊集人不想放棄從事了幾千年的制筆事業,便在精制毛筆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縮小生產規模。現在的楊集毛筆不僅沒有為時代所淘汰,還為楊集人迎來更加豐厚的經濟利潤,嬴得了更多贊譽。強、中、柔、長、短、峰六個系列,幾十個品種,100多個規格的毛筆,馳名東南亞,尤為海外華人和書法家之愛慕。聞名海內外的書法大家毛炳前先生,專程來到楊集村購買了一管中毫,用后很是趁意,對楊集毛筆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全國書協主席、著名書法家陳天然先生用過楊集毛筆后,欣然題寫了“柔勝剛”三字。臺灣書畫大家、祖籍上蔡百尺鄉的蕭紀書老人回鄉省親時,用楊集毛筆現場揮毫潑墨,即興畫了一幅“田園小景”贈予白云筆廠。臺灣著名畫家劉墉也曾用楊集毛筆賦詩作畫。

  昔日毛筆的銷售,為楊集村造就了一批素質優良的產品推銷大軍,他們通過走南闖北推銷毛筆,見多識廣,開闊了思路,積累了豐富的推銷經驗,在搞好毛筆生產銷售的同時,與時俱進的楊集人紛紛轉而推銷文體用品、勞保產品、高檔禮品、楊集鐵鍋等產品,進而發展到房地產開發、新聞出版、防水工程等行業。文化事業成就了楊集鎮一批又一批人的發財夢想,為楊集村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百萬富翁,據不完全統計,楊集村務工經商人員中擁有10萬元以上高級驕車50多輛,其中不乏奔馳、奧迪等世界名車,引來了世人關注的目光。【原標題:上蔡縣楊集鎮有個“毛筆村”】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網易網 2007-01-30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上蔡楊集“白云翁”毛筆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開封網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